在河南省郑州市龙子湖大学城,有一片花生试验田,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都牵动着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殷冬梅的心弦。她,是花生科研与教学领域躬耕近三十载的一位学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准则。她的故事,如同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讲述着对花生科研的执着追求,对教书育人的无限热爱,以及对农业农村的深厚情怀。
1995年,殷冬梅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怀揣着对农业科技的憧憬,她加入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课题组。在那个年代,花生科研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殷冬梅却看到了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希望中国人都能吃上我们喷香的花生油”,导师张新友院士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她的心,也成为她一生的追求。
2000年起,殷冬梅连续攻读了河南农业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从零开始,创建并发展油料学科。她深知,这条路既漫长又艰辛,但她从未退缩。在以后的日子里,她简单到三点一线,除了教室、试验室,就是下到大田,观察记载每一株花生生长情况,选育未来可能成为的优良品种。她常说:“大地是我最好的教学科研平台”。这份对土地的深情,让她在花生科研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殷冬梅深知,科技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敢于创新,敢于走前人未走之路。她带领团队成功破译了复杂的异源四倍体野生花生基因组密码,绘制花生三维基因组图谱,构建首个不同荚果大小的泛基因组图谱,率先研究并克隆了调控花生高油酸基因FAD2及功能,克隆了首个控制荚果大小/重量的基因PSW1并解析其调控机制;她创建了“花生高效分子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创制了一批具有优异性状的种质资源,培育出了农大花系列10个花生新品种,提升了花生种质创新与育种技术水平,提高了复杂性状综合选择的效率,实现了单产和品质的同步显著提升,促进我国花生产业提质增效,有力推动了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她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填补野生二倍体和栽培四倍体物种之间进化空白,为花生基因组演化和种子发育生物学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在殷冬梅的心中,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同样重要。她常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意识和创新思维。”她亲自带领学生下田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有地成了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有地成了农业企业的领军人物,有地成了扎根基层的农技人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裤腿上沾满的泥土,那是大地的芳香。”殷冬梅深知,科研成果只有服务于社会,才能体现其价值。她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开展农业科技讲座和现场指导,累计培训基层技术骨干近万人次。她选育的花生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过亿亩,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她的教科书里装满对学生的关爱,她的科研日志里写满对花生的衷情。近三十年来,她简单而执着地追求着……殷冬梅的故事如同一曲动人的乐章,激励着无数学子不断前行,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