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 作者:王林旭
今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从九届到十三届,我连续担任了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亲身见证了人民政协事业蓬勃的发展和铸就的伟业,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政协这25年,我的重点履职领域是对外文化交流和美术创作。一届政协委员,一生政协情缘,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和“老”委员,我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努力做到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不遗余力地投身对外文化交流,勤奋创作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作品。
在人民政协75周年华诞的喜庆时刻,由全 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馆共同举办的“庆祝人 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 开幕,我的画作《清风徐来》入选参展,我感到十 分荣幸。《清风徐来》是一幅以竹子为题材的作 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空心、有节、坚 韧、常青、挺直、抗寒等自然特征与中国传统文 化思想相契合,因此而被赋予了谦虚、气节、正 直、坚贞、孝义、清静、虚心等精神内涵,《诗经》中 的《卫风·淇奥》就将君子比德于竹子;可见,竹 之所以“美”,不仅在于其挺拔秀丽、四季常绿的 外形之美,更在于画家们在竹子上所寄托的情 思,这也是我以此为画作题材的原因。
写竹,看似简单,其实是中国画笔墨形态及 结构技法中最为讲究的品类之一。写竹我更看 重其精神寓意。《清风徐来》这幅画,我想表现的是清风吹拂穿过竹林的刹那,从片片活泼摇曳的向阳竹叶当中,传递出一种发自内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种昂扬向上、奋发前行的精气神,寓意人民政协事业永远焕发像竹子一样的活力。
“王林旭,你的竹子画变了!”这是几年前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百年风华——花鸟画名家作品展”上,一位花鸟画大家看了我参展的画作《高节》后,对我说的话。竹子好画,竹子也难画,最难的是变。求新求变,一直是我艺术求索道路上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画家,就是要不断从各种滋养中提炼新技法、新程式、新笔墨来适应新的审美需求。我画了三十年竹子“,立竿“”勾节“”写枝“”撇叶”,写其形,传其神,会于心。我的画虽然没有离开传统的水墨和宣纸,但我更想超越对一竹一石一山一水的描摹,而是通过目击心传,化为对自然和生命更为开阔的整体认知。
我以前多画墨竹,墨竹蕴含着中国画的精髓,枝枝叶叶有法统,笔笔都要见功夫。水墨构成了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但也不能就认为水墨画才是我们唯一的传统,而有意把青绿、工笔重彩等排除在外;其实,水墨、工笔重彩、青绿如能处理好,也一样的美,甚至更有气象万千、灿烂辉煌的感觉。传说,苏东坡在一次畅饮后画兴勃发,当时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他便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客人问“:世间只有绿竹,何来朱竹?”东坡笑答“:世间亦无墨竹,既可以墨画,焉不可以朱画?”这个传说很好地说明了色彩在画家眼中不是固化刻板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艺术思想可以随心变化、主观呈现的。
曾经,我们的传统绘画十分讲究用金、青、绿色。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上色,使山石显得厚重、苍翆,画面爽朗、富丽,色泽强烈、灿烂;同时,山石轮廓加泥金勾勒,增加金碧辉煌效果,很好地展现了一个盛极的大宋江山,也使得“金碧山水”风靡天下。只是后来文人画占据主导“,金碧山水”被忽视。我的这张《清风徐来》就想接续上“金、青、绿”的传统,让传统的丹青颜料再放异彩。我一直揣摩石青、石绿、金、银、朱砂、赭色等矿物色和草绿、胭脂、洋红、藤黄等植物色搭配后的效果,用金色处理竹叶,而间杂着青云和嫩绿的植被,再用一抹暗红色的朱砂托住青、绿,形成一种色彩之间的新型关系,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笔墨当随时代,正如美学家鲍列夫所说“,作品一经和新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发生作用,便要获得新的特征”。我创作的发心就是“,既要笔墨,又要时代”。除了守住竹子的内在精神的根脉以外,也要有符合时代审美的新符号、新形式、新语言,不拘泥于简单的形似和传神,而尽力展现色彩、形状、线条本身的表现力,通过相对概括性的绘画语言提升本体层面的表现力。
在《清风徐来》的具体表现手法上,我还是采用泼、画结合的手法,在看似随性的泼洒、挥斥、叠加当中,趁着墨色的流淌进行局部或整体的控制,使笔、墨、色、水、纸互相冲撞、融合、晕散、幻化,形成天地氤氲又边界清楚的画面肌理,让整个画面如同置身于大千世界的一场风云际会,在激发与幻化中,生成新的精神图谱和心灵印迹,让人感受到生命气韵的激荡与澎湃。
未来,我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发挥优秀书画作品育人化人的作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心聚力;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书画室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政治站位,自觉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把党的领导和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采风调研、书画创作、课题研究中,用书画作品讴歌新时代重大成就,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勇攀艺术高峰;坚持以书画艺术为媒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来源:中国政协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