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底,北平解放前夕的那个冬天格外冷,黎锦熙近花甲之年,身体抱恙,但毅然的拒绝国民党政府让他南下的要求,他对家里人说:“我还要在这里等一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伟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3月下旬,毛泽东入北平。
6月17日,黎锦熙站在和平门里北师大教职工宿舍门口,等到了那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伟人毛泽东,听到久违的那声“黎老师!”热泪泉涌。
10月1日,黎锦熙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邀,出现在开国大典典礼上。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黎锦熙,字劭西,1890年2月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官宦之家,自幼聪慧,兴趣广泛,15岁即中秀才。他的少年时代逢战乱动荡,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深深震撼了一直对政府抱有达观态度的他,他抬起伏案苦读的头,开始关注起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他认为救国必须振兴教育,而教育之振兴,尤在于普及教育,开发民智。看到官场丑态,厌恶腐败的他辞官到湖南省第四师范任历史课教师。人们后来知道黎锦熙,多源于他和毛泽东白首同归的师生情,而这段感情就是缘于湖南四师。
毛泽东谈起湖南求学的经历颇有不满,但提及黎锦熙却由衷佩服,曾在致萧子升的信中提到:“吾于黎君,感之最深,盖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已。”而黎锦熙的日记,从1915年4月至8月,就“润之”之名出现多达28次。他们仅仅相差三岁,与其说是师生,更像兄弟。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他们意气相合的背后是无数的促膝而谈,说古道今。
1915年9月,黎锦熙调到北平工作,11月毛泽东书信一封,诉说对环境的不满,欲退学结尾深情写到“渴望兄归,一商筹之”。至1920年,毛泽东曾六次给黎锦熙写信,他们的感情不仅没有因为离别而结束,而日趋加深。毛泽东心里的黎锦熙“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之大计”。
这次见面,毛泽东知道黎锦熙参加了九三学社,加深了对九三学社的了解和印象。此后,毛泽东便屡次登门拜访,由于北平解放不久,暗杀事件时有发生,毛泽东还因此受到了警卫人员的“批评”。后来袁翰青记录“九三学社成为民主党派,这与黎老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也以黎锦熙举例说:“九三学社,都是一批拿粉笔的高级知识分子。”不久后黎锦熙当选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1961年,黎锦熙将毛泽东写给他的6封信,连同他珍藏的其他革命文献交给了中国档案馆。这些研究中国共产党前史和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的珍贵资料保存下来,毛泽东见到很是感慨,他让人复制影印,并还赠与黎锦熙。
1976年毛泽东逝世,黎锦熙深感悲痛,身体每况愈下,为了纪念毛泽东,黎锦熙1976年撰写了《峥嵘岁月中的伟大革命实践——回忆建党前夕毛主席在北京的部分活动》。
1978年3月27日上午,黎锦熙艰难地举着插有输液针管的右手,逐字逐句地审订着他在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会上的书面发言稿。
在稿件末尾他突然有感而发写道:“我今年已满八十九岁,风烛残年,但我要活到老,学习到老,工作到老,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要把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的语文教育事业!”。
10多个小时后,他就溘然与世长辞了。
薪尽火传,教学相长
1915年,26岁的黎锦熙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
黎锦熙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70年,仅有关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就有300多篇论文, 30余部专著。在他及同仁的倡议和组织下,1916年成立了“中华国语研究会”,蔡元培为会长。该会拟定的宗旨是:一、国语统一,即规定标准语;二、言文一致,即普及白话文。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繁杂,进行国语的统一工作,意义重大。
黎锦熙被誉为“现代汉语奠基人”之一,“拼音文字的奠基者”,一生致力于汉语言文字改革。
1917年他向教育部提出的《国语研究调查之进行计划书》内就有“《国语辞典》之编订”一项。他建议编撰国语辞典便于阅读中遇到未见词汇查询理解。1923年在他的努力下,“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国语辞典编纂处”。后改名为“中国大词典编纂处”,下设搜集、调查、整理、编著、统计五个部。他们要把古往今来的书本典籍里没有收录的字词,搜集、整理并注释。人力有限、条件艰苦,尽管他们做了充分准备和大量工作,并已先后印出了《中国大辞典样本稿》、《中国大辞典长编》,却由于经费不足、政局动荡未能成书。
黎锦熙把所剪录的数百种书报、依拼音整理储存,在那个战乱频发的年代,300多万张卡片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这些全部捐献给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这些历尽浩劫的珍贵资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至宝,在后来的辞典以及教材的编撰中,发挥巨大的史料作用。
1924年黎锦熙率先在北京开办了第一届国语讲习所,筹备撰写《新著国语文法》,在北京一些名校作为课程讲授,用大量事实证明白话文不仅有“法”,而且“法”令严谨。《新著国语文法》这本书,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揭示了我国白话文内在的语言规律,是我国第一部完整地将传统语法体系应用于现代汉语的专门著作,也是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奠基之作。
1926年,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国代表展示了一件特殊的展品,就是这张《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图片问世引发轰动,让外国人惊叹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潮流图》不负众望获得了当年博览会的甲等大奖。历史通过信息图的表达,化繁为简,清晰直观,这张图把四千年来中国语言、文字的变迁娓娓道来。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
有学者对《潮流图》上密密麻麻的蓝色注释做过统计,黎老标记出了167种小学要籍和173种文学典籍,历史上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均有录入,并做了简短精要的解题评述。他自己也颇为得意,说“上下四千年间,国学要籍,诗圣文豪,燕行鱼贯,尽列在目,求学门径,自然不乱。” 黎锦熙在1929年的出版说明中写:“但我的主旨,还在图中二十世纪一栏,轩然巨波,冲破文言之界(所注旁行斜上的作家都是在这新的潮流中的),汇成大泽;将来疏导,必成最后的六道安流。”黎锦熙绘制这张图,一方面是梳理中国四千年来的文化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他更是立足于当时的错综复杂的政局,为当时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自信。
在特殊年代,黎锦熙一大家人搬到一个楼房单元的房间里,条件很差,黎锦熙却因为撰写《文字改革概说》浑然不觉,苦中作乐,对探望自己的周世钊说,这真是“促膝长谈”。1972年年底,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迁居到朝阳门内一个四合独院,他为此开心的写:“西城老屋和迁后的单元房,六七十年来书刊稿档,除先后捐赠公家三大批外,还堆积许多,组织上指定此房子,集中整理,备作有关科学和业务的参考资料,迁毕过年,即事偶成。”并作诗《四合房即事》,云:“南斋门设且长关,北门锁钥谁堪属?北房中作办公厅,两头耳房供住宿;西房一室客厅虚,东南五间书库实。五车昨已汗牛来,万卷今犹充栋积。”
1956年1月,文改会召开会议,黎锦熙参与研制和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他动情地说:“这个运动关系到千千万万个老百姓,我国文盲多,应该去做这件启蒙工作,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的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978年,也是他去世前,89岁的他依然扑在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上书提出在发展自然科学的同时尽快发展社会科学的建议,又向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汇报了汉字与机器相结合的具体方案。
我们受益于普通话和汉语拼音,却逐渐淡忘了这位推广教育事业到最后一刻的老人。
斯人已逝,海棠依旧。新时代的中国,如您所愿。
(本文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 作者:李媛 ,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