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研讨

不忘初心巾帼志  真情浇注幸福花 ——我的驻村帮扶工作经历及感悟  

发布时间:2021-09-28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 ...

2020年7月,我离开年幼的女儿,主动请缨驻村帮扶,自此同全国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一道,成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一员。

我去的渭源县锹峪镇曹家庄村,是我所在的单位甘肃省财政厅的对口帮扶村,地处二阴地区,平均海拔2221米,年平均气温6度,霜冻期长,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393户1317人,人均耕地面积2.9亩,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2019年整村脱贫摘帽,2020年以来,主要任务是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战,脱贫没问题,但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村,如何找到真正适合村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绝非易事。

我常想“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帮助别人的同时丰富自己的人生,这便是最大的幸福。”带着这样最朴素的心愿,我迅速转变角色,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第一要务,真正把自己当做曹家庄村的一员,千方百计促发展,竭尽全力解民忧,努力做到真心奉献、真情付出、真诚服务,用脚步丈量这里的山水田林,用心灵感受这里的阴晴雨雪,把奋斗的青春书写在这片陇原沃土上。

埋头苦干,扑下身子访民情

万事开头难,实现脱贫致富,更没有捷径。只有尽快掌握村情民意,才能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切实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所求,真正帮到点上、暖到心上,才能真正找到村子发展的路子。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驻村工作这段经历充实而有意义!”到村第1天,恰逢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我便紧张地投入到具体工作中,一天便走访贫困户20户;10天,遍访贫困户。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掌握情况理清思路,我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反复学习掌握各类扶贫政策,查阅各种资料了解村情户情。主动向老队长学经验、向基层干部讨办法,向老百姓问实情,随时携带小本本,碰到不懂的问题便问,遇到有用的信息就记,并且借脱贫攻坚普查、2020年贫困退出验收及脱贫成果检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重点工作机会集中走访农户,对一些重点户更是经常去反复去,深入村头巷尾、田间地头、院落房屋,同群众拉家常、问情况,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征求他们关于村庄发展的意见,那一步步脚印,一页页笔记,记下了我关于扶贫关于发展的深深思考,也为后续工作踏踏实实打牢了基础。

精准施策,千方百计谋发展

在全面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如何为村庄谋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了我时刻记在心里,忙在行动里的最重要的事。近几年,曹家庄村通过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以及在帮扶单位省财政厅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以来共实施通社道路硬化15.5公里、通社道路砂化2.3公里、巷道硬化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全村7个社均接通动力电,2020年9月底实施完成了全村“农网改造提升”工程。建有垃圾热解站1处、便民桥1座、过水路面2个、河堤300米、排洪渠204米、公共厕所1座,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危房改建项目32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72户,并建成曹家庄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处。新建砖混三层结构村级活动办公场所1座,建筑面积596.4平方米,村党群服务中心面貌有效提升。

基础是好的,但也有缺漏。村子最远的居士湾社与其他社不同,不在公路沿线而偏居山上,通社道路仅有一条简易的砂石路,入户路仍是土路,近年因为雨水较多,被冲得到处都是沟壑,“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出门两脚泥”的现象让村民苦不堪言,也有群众在民生平台上多次反映此问题。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很着急,有时碰到村民反映这个问题,只能尽力解释,但仅仅安抚解决不了问题。换位思考,“不患寡而患不均”,居士湾社村民的想法我又岂能不知,当务之急是尽快硬化这条通社道路,打通进社入户的最后一公里。我多次回单位求助,并到县、镇多次汇报,这条最后的通社道路终于在2021年动工了,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村部后面的蔬菜大棚是村集体经济不多的来源之一,也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可棚早已建好陆续投入生产,园区的产业路却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生产不便、运输不便的难题成了制约园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20年,经多方争取,投资72.5万元的9条2公里硬化产业路终于联通了园区本村和邻村的多座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在产业路竣工后我迫不及待去走了一圈,却发现硬化好的路没有路肩,部分路段和田地的落差还很大,凭着过去好几年项目管理的经验,这样的设计既不符合规定,也不利于村民劳作,更不利于路的管护。扶贫产业更要质量过硬,这样才经得起老百姓的考验。我多次向项目主管单位、实施单位反映,要求施工方按标准增加路肩,最终产业路按要求修好了,老百姓进出劳动、车辆运输更方便了!

基础设施好起来,如何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成了让我思考最多的事情。为村民发展稳定增收的产业是关键所在,这个问题不解决,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就是一句空话。曹家庄村是一个农业村,全村超过95%的农户主要以种植中药材、马铃薯、蚕豆为主,但粗放的种植模式使贫困户增收困难。在深入开展调研,实地走访农户的基础上,结合曹家庄村产业发展现状,我决定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的思路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经过积极衔接,争取项目资金,逐步形成了“种养加”三位一体的产业模式。2020年为4户边缘户引进牛4头;为14户农户落实种植业到户奖补政策,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654亩,小杂粮基地254亩;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通过合作社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带动15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68元,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同时,积极组织群众参加劳务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2020年共动员全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43人外出务工,输转晋安务工9人,新增村级公益性岗位5个,扶贫车间吸纳务工人员20名,落实劳务奖补政策107人48.1万元。考虑到分散农户的实际,积极动员群众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作坊、小买卖“五小”产业,多措并举增加经济收入。

经过共同努力,全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3857元提高到2020年的8873元,是2013年的2.3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625人人均纯收入达到7639元,稳定超过5000元。

感同身受,为民解忧办实事

做农村工作,关键要带着感情,重点要细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唯有感同身受、细致入微,解民忧办实事,才能赢得信任,换来真心。要把村事当家事一样做,把村民当家人一样待,眼中看得到村民存在的困难,心中感知得到村民的冷暖和期盼;要尽力解决村民碰到的困难和合理的诉求,能做到的及时解决,做不到的耐心解释,直到村民满意为止。

为了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我将村民的诉求和反映的问题登记在册,和驻村干部、村“两委”一起积极协调办理,明确办理时限,哪些事能办,该怎么办,哪些事办不了,都向群众说得一清二楚,在这个过程中还特别注意疏解群众情绪。

2020年,政府出台了劳务奖补政策,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这真是一个喜讯,作为一个劳务输出重点村,全村有三百多人外出务工,村里的农户但凡家中日子过得好的,都有人在外打工,能给他们一些奖补,往大里说,是鼓励积极复工复产,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往小里说,也是对外出务工人员辛勤劳动的一种回报和奖励。但好事归好事,实际落实过程却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因为不了解政策或申报手续,没有申请劳务奖补,我一有机会入户便向其家人宣传政策,有的直接打电话、发微信与外出务工人员沟通,逐条告知需要的资料。一些文化程度低的群众不知道怎么取得申报劳务奖补所需要的劳务合同、工资流水等资料,我便耐心解释,个别情况甚至需要与他们的务工单位直接联系。看到有的群众不会填申报表我便亲自帮他们填写、复印资料,就这样,直到材料上报并获批我才能放下心来。

也是2020年,全省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我一边衔接单位了解干部职工需求,一边协调农户农产品供给,忙前忙后,顺利促进消费扶贫落地。单位帮扶干部在曹家庄村共购买胡麻油、菜籽油、鸡、猪肉、黄芪片、蜂蜜、面粉、蚕豆等多种农产品,累计消费扶贫2.5万元,既解决了曹家庄村部分农产品销路,增加了群众收入,又增进了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的感情,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村民李惠梅家的小磨坊一直销路不佳,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并且看到她家的面粉原材料好,品质上乘,我积极联系单位帮她销售,创收5000多元,但消费扶贫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又帮助她在微信上开微店,自产自销面粉,土蜂蜜等绿色农产品,努力帮她解决后顾之忧。

2021年,全省上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为党旗添光彩 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经过积极衔接,联系爱心企业甘肃股权交易中心向锹峪镇、曹家庄村捐赠一批办公设施,包含工位10套、电脑28台、办公椅34把、沙发1套,并组织企业干部与曹家庄村干部群众一起栽植云杉,共同为建设绿色曹家庄、构建和谐美好家园再添新绿。通过牵线搭桥,既为企业支持农村建设,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平台,又帮助基层改善了工作条件,提升了基层服务水平,充分体现了政企一心、同舟共济的无价情谊,赢得了双方赞誉。

志智双扶,主动发展奔小康

在与村民天天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扶贫必须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只有增强贫困群众底气、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改善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才能让贫困人口不仅“站起来”,而且“走得远”。

作为一个母亲,我太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了,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己及人,我特别重视教育扶贫,每次入户碰到家里有上学的孩子我便要与他们多聊一会儿,鼓励贫困家庭孩子努力学习,帮助他们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接受更高程度教育。贫困户韩成平家的孩子2020年考上了大学,家人喜忧参半,我主动联系,帮助其办理助学贷款,同时为她申请一次性补助5000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贫困户李军平,户主常年在外打工,妻子患心脏病不能干重活,家中的孩子却不好好学习,我多次上门,和他们促膝而谈,经常掌握孩子思想动态,让孩子知道现在读书吃苦是为了未来不苦。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引领乡村文明风气,我积极衔接为村文化广场安装篮球架、乒乓球案等健身器材,茶余饭后,村民们一起打球、健身、跳广场舞,傍晚的曹家庄村总是格外热闹。同时充分利用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定期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义诊、阅读等活动;并组织开展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兑换活动,2020年衔接县妇联为村里困境妇女、困境儿童捐赠洗衣机二台,写字桌椅一套,帮助她们圆梦“微心愿”。通过一系列的文体活动,村民之间更加和睦融洽了,整个村庄也更文明和谐了。

正向激励是一剂良药,如何用身边人身边事去引导群众,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干劲儿,是我一直考虑的事。贫困户刘建雄之妻李惠梅,面对病患交加、摇摇欲坠的家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全面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巾帼撑起了“半边天”。村民周志鹏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输转到福州市务工,拥有了一技之长,通过辛勤劳动提高收入,日子越过越好,还带动一部分思想保守、不愿外出的父老乡亲积极参与劳务输转,带动村民增加收入。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宣传特长,多次采访他们,为他们撰写先进事迹,积极进行宣传报道,积极发掘类似典型脱贫示范户先进事迹,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迹激发更多的贫困群众学习先进、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

忙碌的日子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我驻村工作快一年了。驻村以来,大家都说我变黑了、粗糙了、辛苦了,但我觉得自己更精神了、充实了、快乐了,我心心念念的老百姓进步了、能干了、致富了,一切便值得了!

多么庆幸,在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这样一个重要阶段,我能亲身参与、亲眼见证,通过全体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一个西北贫困县的贫困村,同全国人民一起,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一名驻村帮扶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坚守初心使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将最美的年华书写在陇原大地上!

 (本文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 作者:刘香,甘肃省财政厅一级主任科员,目前挂任渭源县锹峪镇曹家庄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