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问题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全球政治稳定,人类文明进步,全球和谐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丰功伟绩。2020年,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要有产业支撑,产业要有自身特色。陈发棣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将菊花科研成果积极应用于扶贫事业,带领贫困山区的农民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产业脱贫的新路径。在产业推广和精准扶贫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13年定点帮扶贵州麻江以来,已在当地试种了500多种菊花,面积超过2000亩,近5年带动农旅收入超过2亿元。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董必武的赏菊诗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贵州麻江县药谷江村菊花园的迷人景色。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团队与药谷江村的菊花景区更有着不解之缘。陈发棣长期专注于菊花遗传育种研究,带领他的团队,不畏艰难,勇于创新。这些菊花优质品种,种植在贫瘠、荒芜的山地上,让传统菊花绽放在时代的潮头,成为脱贫攻坚的英雄花,走出了一条多党合作并肩行,同舟共济促发展的创新之路。
执着追求 探索创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早在中学时代,陈发棣就被神奇的植物四季节律变化所吸引,常常面对花卉树木等植物陷入深思。高考时,他的生物课分数全县最高,被南京农业大学的观赏园艺专业录取。一九九一年大学毕业,带着对菊花的无限痴迷,陈发棣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专攻菊花遗传育种。
陈发棣特别重视保护和利用野生种质资源,他认为种质资源不可再生,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也是花卉育种创新的基础。珍贵的野生菊花资源多生长在大山的石缝里,多年来,他带领团队跑遍了包括青海、西藏在内的多个省份。截至目前,他的团队共收集到了春黄菊族18个属、110个种、316份野生资源。此外,团队还收集保存了传统菊、切花菊、盆栽小菊、园林小菊、功能性菊花等不同类型的菊花资源,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保存种质5000余份,品种3000多个,其中400多个品种为陈发棣团队自主选育。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研究团队成功地将采集的野生资源的抗虫性、耐寒性等抗性导入栽培菊花,育成了抗性和观赏性聚合的系列菊花新品种,培育出绿色、乒乓花型等一系列新奇特品种。花色除了蓝色外,其他颜色均有,花型达40多种。每到秋季,五彩缤纷的菊花让游人流连忘返。
陈发棣团队的研究提升了中国菊花育种水平,减少了对国外品种的依赖。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等多个奖项。
产业扶贫 屡创佳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陈发棣带领其科研团队深入领会党的扶贫开发工作精神,深耕菊花基础研究,在产业推广和精准扶贫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多年以前,陈发棣就提出了菊花资源扶贫的理念。他说:“花卉产业是高效农业产业,花卉产业可形成很长的产业链,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选择”他倡导用花卉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他在指导学生做课题时特别强调一点,即研究要针对产业发展所遇到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要在产业中找到出处。注重加强产业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旅游扶贫快速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十八大以来,陈发棣及其团队通过花卉产业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振兴的动力,加快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他们致力于南京农业大学和贵州麻江县的对口扶贫工作,依托菊花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方面世界领先的优势,定点帮扶高枧村开展的“菊花谷”产业扶贫试点工程,仅仅通过两年多的时间,菊花产业从无到有,直至成为全县旅游和脱贫攻坚的一张名片,美丽的菊花在产业扶贫、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扶贫攻坚的双赢。
2017年,麻江县委、县政府和南京农业大学加大投入打造菊花谷升级版,麻江县高枧村菊花谷和药谷江村菊花主题公园两个点同时打造,前者突出的是有山有水有人家更有乡愁的乡村旅游,后者突出的是高标准、高科技和高水准的主题公园,两个点菊花种植面积将达到近500亩。一朵小小的菊花,拉动起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链条,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菊。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麻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南京农业大学麻江扶贫项目也因此连续3届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案例”。
如今,陈发棣及其团队培育的菊花新品种,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带火了乡村旅游、点染了美丽乡村。好看、好吃、好玩、好用的“南农菊花”已经成为一张亮眼的名片。一朵小小的菊花插上了扶贫的翅膀,从贵州“梯田”绽放到青海“雪域”,从湖北的麻城飘飞到陕西的商洛。菊花种植犹如动力“引擎”,为地方政府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
“金”菊花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是让当地农民走上了一条金色致富路。陈发棣的菊花团队以特色扶贫为活力,面向帮扶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个性化需求,多措并举推进帮扶工作精准落地,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光明日报、光明网、新华网、中青网、教育部官网、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对菊花产业进行了报道和转载,同时“菊花扶贫”还作为典型参加“点赞魅力黔东南, 助推脱贫攻坚战”募捐义演晚会。
同舟共济 参政议政
陈发棣于2001年12月加入九三学社,2007年9月担任九三学社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2017年4月担任主委。2017年6月担任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
他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每年他都及时在南农九三学社委员会上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并多次在会上鼓励社员积极为学校发展和脱贫攻坚建言献策,使学社的学习和践行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作为省政协常委,他在省政协第十二届一次全会上代表社省委作了“实施乡村振兴,做好江苏乡愁经济”的精彩发言;在第十一届江苏九三论坛上作“菊花新品种及其在观光旅游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他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完成省九三课题“农村大病保险对防范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影响研究”,并形成“关于完善医疗保险促进医疗扶贫减贫的建议”提案提交省九三;向省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大花卉科研投入,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等参政议政提案;他在九三中央科学座谈会,以及九三江苏省农科院委员会、九三南农大委员会和九三农水支社合办的科学报告会上做了“菊花创新与乡村振兴”专题报告;并在南通举办的“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科学报告会”上做《菊花创新与乡村旅游》主题报告。还应邀参加了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5周年座谈会”,他的团队研究的南农系列菊花新品种作为12项代表性成果之一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5周年成果展上展出,九三学社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也因各项工作出色多次获得社中央表彰。
2019年3月,陈发棣担任了南京农业大学校长职务,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他依然用十分饱满的热情指导九三的各项工作,参加九三的各项活动。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希望高等农林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双一流高校的校长,他深知肩上挑着千钧重担,他把总书记的回信以及不忘初心的学习结合到实际工作中,积极投身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我校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社会服务方面,在陈发棣主委的带领下,九三南农大委员会集中力量,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打造社会服务品牌。社员们还积极参与思想宣传、社会服务等工作,并取得骄人成绩,有多位社员荣获九三学社中央“2020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和九三学社中央“2016—2020年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师道传承 教学相长
陈发棣研究生阶段师从南农大园艺学院李鸿渐先生和农学院陈佩度先生,两位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影响了他。即使他现在身为校长,依然定期听取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进展汇报,经常亲自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他的团队目前有22位教师,100多名研究生。他在百忙中依然关心组里每一个人的大事小事。2020年疫情期间,他动员团队全体老师,为每一位研究生制定周密的学业计划,具体到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返校,何时返校,在每个细节上关心学生的学业。对于不能返校的学生,都安排专人对实验材料进行转接,保障学生的实验不受影响。
他认为,成功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导师和学生是“镜子”和“影子”的关系。一个仁爱、敬业、勤奋、富于创新精神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也必然富有仁爱之心、勤奋上进、敢于披荆斩棘。他常说:老师不仅是学术上的指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引路人。在他的言传身教带动下,他的多名学生在菊花研究、产业扶贫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20年10月,他的博士生、副教授王海滨等研制的“南农大菊花口红”冲上了微博热搜,深受爱美人士的喜爱。
揽得钟山绿,播作神州春。多年来,陈发棣带领他的团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实际行动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金菊故事。2020年5月,他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回顾走过的艰辛创业路,他深有感慨地说,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对接产业要“抬头看路”。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及官方微博多次报道了陈发棣团队的事迹。
漫漫扶贫路,浓浓菊花香。陈发棣带领他的团队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强国富民之路。
(本文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 作者:文秀兰 九三学社南京农业大学委员会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