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8)|对九三学社追求民主与科学之路的几点感想 ——重读《九三学社成立宣言》有感
来源: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 时间:2020-09-20夏日的阳光照耀着整个山城,微风拂过黄葛树浓密的绿叶,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悠长,九三学社成立旧址纪念碑静静的矗立在重庆市渝中区人民公园,俯身静卧,岿然不动,看四季变化,历人间沧桑,迎来又送去一批批前来休憩纳凉的市民、前来缅怀追忆九三足迹的全国社员。纪念碑旁便是刚落成不久的“为了民主与科学”浮雕,驻足凝望24名理事、监事们一起座谈的场景,仿佛耳边又传来他们讨论时局发出的铿锵之声。转过纪念碑背面,碑体刻记有《九三学社成立宣言》,经十多年风雨侵蚀,字迹稍微模糊,细细读来,字里行间,流露对民主与科学的无限向往,闭目思索,无不令人思绪万千,回顾过往,无不让人心灵为之震撼。
伴着林荫深处传来《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伴奏,我的思绪也随着那老树枝桠冲破的那道天际,飞向深邃的天空、飞向逝去的时光,九三学社前辈们苦苦追求民主与科学之路的艰难历程仿佛就在眼前。
一、秉承初心,以发布“成立宣言”奠基民主科学之路
(一)以“五四”精神为缘起初心。“百年以来,中国人民外受帝国主义者之压迫,内遭军阀、官僚、买办之罪恶统治,于其自身政治之改革,科学与工业之建树,亦皆濒遭阻碍,成效未彰。”“中国虽号称民主国家,而人民长期慑伏于封建暴力,基本自由,从无保障,科学之进步与人权之发展,更无可期!如何生存于此科学昌明之人权世界?故联合国内外民主力量,争取人民基本自由之保障,实属刻不容缓。”不难看出,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影响之深刻,其所提倡的民主(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民主制度)与科学(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反对封建主义、实现国家近代化的美好愿景已是深入人心。宣言开始便一针见血的指出封建主义,对人的基本自由束缚和对人权极端践踏的罪恶,又提出了要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主义,建立能够真正实现人民自由、民主社会的政治主张。可以说,民主与科学,从开始就融入了九三人的基因和血脉,成为九三学社的初心和缘起。
(二)以实现救国图存为当务之急。“中国今日,舍和平团结,实无救济之策,而和平团结之能实现与否,端赖民主宪政之实施,故政治的民主与宪政之实施,实为救国要着,本学社同人,愿在自己岗位上,作此种问题之努力,促其实现。”虽然抗战已成功,但对当时的旧中国而言,中国人民已连续多年遭到外敌侵略压迫,国内也屡遭军阀混战,官僚、买办腐败统治,此时以许德珩为代表的九三先贤们胸怀家国,他们认识到,外敌虽暂时已去,但国家接下来面临的有可能是战乱不止,甚至分崩离析,每想到此,他们,昼夜不眠,反复思考救国救民的路径方法,经过多次研讨,最终他们一致认为,此时只有唤醒广大人民,秉承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在国内实施民主和宪政的政治制度,实现和平团结, 中国才有出路。从此,奠定了民主与科学是九三学社坚持的基本纲领。
(三)以实现民主科学为奋斗愿景。“今日适为‘五四运动’二十八周年纪念日,‘五四’所号召于国人者,为科学与民主,今时间过去虽已二十余年,而民主与科学之要求实较前迫切,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的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谨此宣言。”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青年大厦(距离现纪念碑位置十丈远)正式成立,《九三学社成立宣言》连同《九三学社缘起》《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等文件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通过。站在1946年的历史节点上,追忆和纪念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先贤们提出了学社成立的奋斗愿景:“建设科学昌明和民主相辅相成的社会”。可以说,宣言的发布,正式开启了九三学社扛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积极探索中国前进道路,寻找中国文明前进方向的篇章。
二、激流勇进,以响应“五一口号”抉择民主科学之路
(一)以放弃“中间道路”为抉择。九三学社的成立也不算新奇,因为当时中国的可谓政党林立,各个党派的政治主张不尽一致,九三学社在当时是中间党派,以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基础,对外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发展民族经济,是追求民主的一股进步力量。九三学社成立后,最高决策层在思考民主科学救国之路的同时,一方面看到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倒行逆施,另一方面与中国共产党相互支持,逐渐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土地改革,再到抗日战争胜利,到1948年发布“五一口号”,其政治主张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同,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九三学社决策者们认识到,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真正有希望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扫除发展民主与科学的制度阻碍,才有了“同人等认为惟有循此途径,始可导中国于民主、自由、富强、康乐之境,愿共同努力,以求实现”。从此,九三学社从“中间道路”逐渐转变为倾向于中国共产党。
(二)以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为路径。在九三学社成立较早之前,许德珩等就参加了五四运动,跟其他众多爱国志士仁人一道,大声疾呼,希望能够民主救国、科学救国,但在现实面前总是无能为力,乃至愈益挫折和失望。九三学社成立大会提出了建设科学昌明和民主相辅相成社会的美好愿景,和实现“唯有协商民主建国”的奋斗路径。而中共发布“五一口号”,明确提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该“协商建国,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一经而出,便得到社会上各路知识分子、社会贤达的赞许和认同,这与九三学社先贤们苦苦寻找的路径不谋而合,他们审时度势,义不容辞的响应“五一口号”。1949年6月,新许德珩参加了政协筹备会。
(三)以主动接受中共领导为根本。九三学社从放弃“中间道路”、到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再到参加“新政协会议”,本质上是逐渐认同并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政治抉择中,九三学社一步步走向成熟,彰显了决策者超前的政治判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曾想到,正是积极响应“五一口号”进而促进新政协的召开,从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诞生和发展,70多年后,或许包括24理事在内的先辈们也不曾想到,这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现代政治制度的基石。
三、勇立潮头,以履行参政党职责践行民主与科学之路
(一)以献身科学报效祖国为己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九三先贤们梦寐以求的民主建国愿景得以实现。1956年,毛泽东主席作了《论十大关系》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这一国家重大方针的出台,更加坚定了九三学社跟随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了广大社员忠心报国的崇高信念。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他们有的被委以重任,直接在国家重要岗位上任职,有的选择扎根基层,默默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身给科学事业、献身于国家社会发展,用汗水书写这九三人孜孜以求的民主与科学道路。沿着历史的长河,娓娓道来那些耳熟能详的九三人:有许德珩、潘菽、涂长望等老一辈元老,也有王淦昌、邓稼先“两弹一星”元勋,还有王选、茅以升、严济慈、吴阶平、周培源……他们的故事说不完,讲不完。
(二)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九三学社创建75年来,已发展成为有十几万余名社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进入了新时期,九三学社越来越壮大了,越来越规范了,但旗帜还是那面旗帜,信念还是那个信念,任何时候,九三学社都要坚持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把民主与科学融入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凝聚力量、凝聚共识,汇聚磅薄之力。
(三)以积极履行职责为使命。九三学社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始终与民主科学的精神理念紧紧相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只有为人民利益做出贡献,才能具有存在价值和生命力。从最早的“内忧外患、为国担忧”到“协商建国、民主政府”,再到“任劳任怨、科学报国”,一代代九三人贡献了青春和力量。进入新时代,九三学社已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九三人,要秉承初心,奋发有为,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责,一如既往的发挥好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发挥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同时,实现“建设科学昌明和民主相辅相成的社会”美好愿景。
待我思绪飞转回来的时候,三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围坐着地上,抬头凝望着24位先贤的浮雕,视乎在读懂什么?我想先贤们会告诉答案,因为我刚才从他们的眼神里找到一种坚定和信念、一份希望和力量。
此时,林荫处传来的已是熟悉的《江山如此多娇》的背景伴奏,我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哼起小曲,转身返回,留下这纪念碑依然矗立在长江畔,听风闻雨,记录历史,散发光芒。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机关 孟姣东
2020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