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21)|一日为师 终生九三--------记孙承佩一生追随九三学社主席老师许德珩

来源: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    时间:2020-11-03

关键词:许德珩 孙承佩 九三学社  北平大学法商学院  一二九学生运动  民主科学座谈会

(导语)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九三学社的历史上,有一对师生,在大学的讲堂上,学生在知识的甘露中滋润成长;在追求民族解放与独立革命洪流中,在民主与科学旗帜的引领下,学生踏着老师的足迹前行;在九三学社的创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生追随着老师的“民主、科学、爱国”的理想勤奋工作;老师晚年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心愿后,学生积极按照组织程序,帮助老师实现了终生的夙愿!这对师生的传奇故事成为九三学社的历史佳话,这对师生就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主席许德珩和常务副主席孙承佩。

 初识北平 接受启蒙革命理论

1934年5月,正在位于青州的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师范部的孙承佩,得知北平大学自主招生的消息后,便作出了试考北平大学的决定。经过审查、笔试、面试等高考程序,于1934年的7月份,收到了北平大学寄到桓台县新城县城北村的录取通知书。

北平当时是全国重要的文化政治中心,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吸引力很大。孙承佩一心想报效国家,干一番事业,终于实现了北平学习的梦想。1934年8月20日,孙承佩怀揣求学救国梦,从周村火车站踏上北上的火车,走进了他心中的象牙塔——北平大学法商学院。

孙承佩所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十级政治系一个班有16名同学,学院地址在北京国会街,教室是原北京市政府的参议院办公楼。在16名新同学中,除了同宿舍的4名同学很快熟悉之外,隔壁寝室有个叫潘伯棠的同学,是苏北人,说话口音与孙承佩相近。“一见如故、大有乡亲之感;且毗邻而居,朝夕相处,共同切磋,很快成逆之。”[1]从同窗好友、曾任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潘伯棠的回忆中,看到了当时的孙承佩与潘伯棠的同学关系。

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时任院长是白鹏飞,曾给孙承佩上课的教授有李达、陈豹隐、程希孟、梁尚德、章友江、武觉先等,同样也有代表国民党思想的教授,例如陶希圣,“他替国民党辩护,同学们在课堂上反驳他,讲了两三次就不大讲了。”孙承佩曾回忆道。

1935年12月19日,正在读大学二年级的孙承佩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当天早晨,学生们要冲出校门时,校门口已经布满了军警、特务、打手等,冲不出去,我就跑到学校东墙,跳墙下去……”从孙承佩描述的这段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经历,看出当时的政府对学生运动多么的恐惧,参加运动学生面临的危险。

此时,正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许德珩作为进步教授,也带领学生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我和君展等都在游行的队伍里,我们的大衣、棉衣均被军警的水龙带喷射湿透,很快就冻成了冰,大家没有被反动派的暴行所吓倒,仍然昂首阔步地继续前进……”[2]

这对师生此时未曾谋面,但革命理想却已经将他们连在一起……

由于许德珩带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他与马叙伦等几名进步教授被北京大学解聘,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接着聘任了许德珩,成了正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读书的孙承佩的老师。从此,许德珩与孙承佩开启了一生的师生情缘。他给孙承佩所在的十级政治系讲授唯物史观 、社会科学方法论等课程,让学生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启蒙教育。老师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哺育着孙承佩,他对中国向何处去、自己向何处去的问题,开始思索,为以后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初步思想基础。

“几十年来,不忘(老师)的一句警语‘以前说中国是次殖民地,现在要变成了完全的殖民地了!’”1990年3月《人民日报》孙承佩在写的《百年风雨  伟大追求---缅怀许德珩同志》一文中回忆道。

陪都重逢 科学座谈奠定九三    

1945年春,此时在重庆美国新闻处中文部任翻译的孙承佩,经邓初民介绍,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邓初民在他的寓所——重庆小龙坎半山新村邀请几位民主教授聚会,座谈国内时事。被邀请聚会的有许德珩教授、复旦大学闵刚侯教授,还有翦伯赞教授、梁霭然和孙承佩。

“在座谈会上,孙承佩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师——许德珩,北京一别,数年未见,师生2任再次在陪都重逢,分外亲切,师生两人异常兴奋。”[3]

孙承佩向老师汇报了在北平大学肄业后,参加民族革命解放先锋队并任执委,积极参加民族革命与解放的运动,后被派往山西十九路军做政治工作,再后来到二战区民族革命通讯社任战地记者、编辑部主任的经历。

许德珩教授对学生孙承佩在民族解放与革命的前沿锻炼成长非常赞赏,鼓励孙承佩继续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战斗。

与老师在重庆再次重逢后,此时许德珩面对蒋介石法西斯反动势力的猖獗,召集在重庆的一部分文教、科学技术界人士潘菽、梁希、涂长望、税西恒等,交流对时局的焦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以座谈会的形式讨论民主与抗战的问题座谈会,许德珩经常组织,孙承佩也积极配合老师,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发扬“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为实现人民民主与发展人民科学而奋斗。

这些座谈逐步发展成以“民主科学”为主题的座谈会,并且经常举行,为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孙承佩也在老师许德珩发起的“民主科学”的旗帜下,在《新蜀报》、中外出版社出版的《文汇周报》发表团结民主、抗战到底的评论。同时也翻译了介绍苏联革命的文章和撰写评论,例如1945年《文汇周报》刊登的孙承佩以林华的笔名发表的《评逃出巴尔干》等文章。

1945年下半年孙承佩从重庆迁到北平美国新闻处工作,1946年10月,许德珩被北京大学再次聘为教授,师生又在北平相见。在老师的影响下,孙承佩加入了九三学社,坚定了跟随老师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和行动。期间,孙承佩以李凤鸣的化名,翻译了英国著名记者斯坦因的名作《红色中国挑战》,并一再出版,成为解放区的畅销书之一。

奉献九三    师生同年溘然长逝

1946年10月,许德珩全家搬到北京,特别是孙承佩加入九三学社后,共同的政治追求,将这对师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孙承佩经常与叶丁易、薛愚、袁翰青、方亮等聚会,商讨九三学社如何开展工作,以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进展。”[4]

1947年,北平的军调处中共代表撤离后,国民党反动派出动军警以查户口为名,逮捕了当时孙承佩所在的中外出版社经理张明善夫妇等一两千人进步人士。为此,孙承佩找到老师许德珩和社会名流给李宗仁、何思源写信,营救被捕的同志。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2月12日元宵节。北平二十万人庆祝北平和平解放游行结束后,当晚,孙承佩陪同老师许德珩夫妇等20余位九三学社同仁在薛愚家聚会,中共代表徐冰、张宗麟出席,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1950年3月20日九三学社举行会议,孙承佩、严济慈等被推为中央理事、宣传部副部长,正式进入老师领导的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层。

1951年9月12日,九三学社举行时事与土改工作报告会。孙承佩作为《光明日报》派往朝鲜的战地记者,报告美帝国主义破坏朝鲜停战谈判情况,阐述我国抗美援朝的正义立场,为争取世界和平而努力。

1956年2月,九三学社召开第一届全国社员代表大会,许德珩被选举为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孙承佩等人被选举为常委。 1958年11月,九三学社召开了社的第二届全国社员代表大会,许德珩任主席,孙承佩任秘书长。从此,孙承佩专职九三学社中央的日常工作,孙承佩作为学生协助老师许德珩主持九三学社中央工作长达32年时间,成为九三学社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1979年3月3日,孙承佩同志来看我,因承佩同志曾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我执教的班上就读……”进入耄耋之年的许德珩仍然念念不忘北平大学相识的过程,他向学生孙承佩吐露了隐藏多年的心声:“三中全会以后,我对党更加热爱,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身后追认为我为一名共产党员!”孙承佩积极为老师的愿望工作,不久,中共中央批准了许德珩的入党申请,并有邓颖超、乌兰夫做入党介绍人。

1990年2月8日,作为九三学社创始人、第一届至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八届名誉主席许德珩逝世。送走了老师,孙承佩继承老师的遗志,更加勤奋地为九三工作。几个月后,孙承佩还没有从失去老师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因病就住进了医院,带着未完成的九三事业,再次追随老师而去。1990年10月20日孙承佩溘然长逝,九三同仁为失去一位卓越的九三学社领导人而惋惜。

作者: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