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洪:30余年“深耕”稻田 用科研守护乡村明天
【字体:大、中、小】
【颜色:】
浏览量:
“只要专注这片土地,就不会没收获。”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水稻育种专家黄宗洪这样说。
正是对土地的专注,让黄宗洪获得了至高荣誉:他参与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14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该获奖项目由袁隆平院士领衔完成,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将水稻亩产量由700公斤提高到988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水稻育种的科研道路上,黄宗洪脚踩泥土,静心研究,不管是实验室还是天地间,无不留下他坚实的脚印。
5月15日,在采访中记者问到黄宗洪的履职故事,黄宗洪并不愿提起荣誉和在工作中的付出,他说,工作就算做得再好都是职责,没什么可说的,何况他认为还有很多工作是需要改进的,而且成绩和奖项是属于大家的,是整个科研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
虽然黄宗洪委员不愿提起荣誉,但是作为贵州的农口记者,他的许多故事我们都很熟悉,黄宗洪对农业科研的热爱,出于他骨子里对土地的情感和对民生的关怀。他曾说:“像我这样出身农民的人都干不了农业科研这种辛苦的工作的话,就再没有人愿做了。”
曾经,在外界为他获得的奖项欢呼雀跃时,他收起行囊“消失”在大众视野,把自己关在三亚繁殖基地再次潜心投入科研。
“农业科研要吃得苦,抓季节,抢时间。”黄宗洪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
农业科研寂寞辛苦,育种工作尤其需要强大耐力,自1982年起黄宗洪心甘情愿地在这条常人难以胜任的岗位上奋斗了30余年。一年四季,南来北往,从没有节假日;不管风吹雨打、烈日,按时、按质、按量在田里观察、杂交、赶花粉,都是必须的程序。
黄宗洪(左一)在基层调研
年复一年地“深耕一块田”,令他不断收获成功和荣誉。黄宗洪主持选育了贵州省第一个迟熟型三系杂稻“I优4761”后,又相继主持选育了两系杂交稻“两优211”、“黔两优58”、“协优385”和“安优136”等等品种。这些杂交稻均获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累计在省内外推广应用水稻自育品种面积达100余万亩,增产粮食5亿多公斤,新增效益7亿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07年,黄宗洪将20年间承担并完成的19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汇总总结后进行了研究成果申报,并获得了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就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及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项目。这个项目涉及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鉴定和选育、两系法杂交稻新组合选育、繁制种、高产栽培和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等育、繁、推、加、销一整套技术。该项目共选育三个两用核不育系,五个两系杂稻新组合,其繁殖、制种、推广和优质米产业化示范四项总产值35亿元,新增产值4.68亿元,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今年,黄宗洪带来了三个提案,一是关于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二是关于进一步支持山区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建议,三是关于支持贵州加强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建议。黄宗洪对基层情况做出来认真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他希望用自己多年来在农业农村方面的实践和所学,为贵州农业农村的发展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