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在涵养家国情怀中书写使命担当——对话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
【字体:大、中、小】
【颜色:】
浏览量:
5月21日的新华日报16报,刊登了采访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的文章:“南通大学:在涵养家国情怀中书写使命担当”,分享全文如下:
施卫东,南通大学校长,博士,研究员,博导。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江苏省委副主委。石油和化工行业泵及系统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农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等,研究成果在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上广泛应用。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领衔的团队荣获中石化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获评为中国机械工业优秀创新团队等。
主持人: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出,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对南通大学来说,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大学文化?
施卫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通大学近千名志愿者走上抗“疫”战场,用行动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有的积极参与家乡疫情防控,有的为援鄂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公益家教,有的把公共卫生知识普及到社区和复工复产企业,更有校友在外采购医用口罩赠送给家乡人民……
这主要得益于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百余年来,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遵循先校长张謇倡导的“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坚守育人情怀,在不同历史阶段涌现了夏元贞、黄竺如、陈瑛等师德典型。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享誉全国的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大爱奉献和勇攀高峰的品质是通大的精神财富。这些珍贵的校本资源,值得我们永远保持并传承。
总之,学生的思想、需要和兴趣走到哪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跟进到哪里。这种跟进式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大学文化,更在于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
主持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契机。进入新时代,高校应如何加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施卫东:新时代大学生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实现爱国情感、强国意志、报国行为的高度匹配,涵养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家国情怀。
一是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不仅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进爱国情感,还要深入发掘和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及德育功能,结合本专业特点,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
二是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大局意识。高校应结合专业特色、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上好“信仰公开课”、开展“读马列经典”等理论学习活动;通过升旗仪式、入党入团仪式等,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为大学生创设机会,参与创新创业、社区服务活动等,涵养青少年的大局意识。
三是培养大学生的制度自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要强化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制度自信落实到推动中国发展的坚实行动中。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家国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主持人:当今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现有社会生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对信息化建设的一次大考。就高等教育而言,应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
施卫东:信息化正日益成为高校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然选择。南通大学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努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治理水平的目标任务。“智慧校园”作为大学办学的“战略支点”,其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无可替代。学校提出了业务共融、数据互通、综合集成、服务便捷、感知愉悦的智慧校园2.0新生态建设总目标。近一年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WiFi6、5G、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师生具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智慧校园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先进的校园网络保障了4万余名学生在线学习稳定有序进行,“一站式”网上服务的建立,保障了学校办公与科研的持续开展。在线教学直播、在线财务报销、在线项目申报、在线缴费充值、师生健康信息填报与动态监测……信息化与学校各项工作的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
主持人: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更好更快地投入复工复产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助力地方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施卫东: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趋于稳定,企业复工复产迫在眉睫。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学校开展“百名专家服务百企、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校领导带队,专家服务企业,对接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
一是广拓渠道,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科技人才的精准对接。依托地方科技部门技术需求数据库、科技成果交易洽谈会等渠道,分行业分领域征集企业技术攻关难题,拟出技术需求清单。
二是创新模式,多方式推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建立产学研基地、合作开发项目等,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完善机制,提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积极性。学校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横向科研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政策体系,做到“建言献策有高度、产学合作有深度、技术支撑有力度、智力支持有温度”。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