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作英:扛起服务人民之责

发布日期:2020-05-21     来源: 丹东发布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特别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科技知识分子,我在倍感骄傲的同时,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5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王作英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王作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是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植物保护岗位专家。2017年,她被补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多年从事玉米抗病育种和植物保护工作,承担了“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站)丹东玉米抗病育种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任务,负责多项国家和省、市农业技术课题,是国家东北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玉米病虫害抗性鉴定与评价主持人。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作英秉承“搞研究不忘履职,履职促科研”的理念,围绕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发展农业经济、培育农业科技人员等深入调研、撰写建议,累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15条,累计参加全国人大培训会议7次,参加调研视察10多次,做各种会议发言20多次。

2018年,为了把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有机结合,真正让农村富起来、美起来,王作英对此提出建议,给出了科学实用的方案。王作英介绍说,全面打赢“三大攻坚战”,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和环境攻坚战是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辽宁作为农业大省,每年的秸秆产量很大。“我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村仍然有大量废弃玉米秸秆散乱堆放在乡村道路或自家院落,并且焚烧秸秆现象也时有发生,既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王作英说,为了更好地解决秸秆处理问题,她建议,利用秸秆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大力推广秸秆养殖,让昔日的“老大难”变成“香饽饽”。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王作英说她更关注的还是“三农”和民生问题。2019年,王作英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做了题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着力培养现代农民的建议”的发言,此次发言在央视“朝闻天下”新闻半小时栏目播出。在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时,她被选为常委会“听取列席代表座谈会”18位发言人之一(共54位列席代表),发言内容被采纳。她还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直接联系的93位全国基层人大代表之一。

2020年,王作英将把五篇建议带上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分别是《关于继续加大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力度 多举措将“就业链”延伸的建议》《关于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驻边农业科研院所与沿线国家之间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对接交流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加大我国二孩政策实施成效的几点建议》《关于化解网贷行业风险防范处置不当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的建议》《关于尽快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建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要不忘初心,履好职、尽好责、开好会,展示代表的新形象。我要围绕家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反映家乡发展的实际需要,更要扣紧人大的职能和职责提议案、建议,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为百姓作一点贡献。”王作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