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刊|九三学社中央提案选登二十一:关于提前做好应对人口负增长战略框架设计的提案
【字体:大、中、小】
【颜色:】
浏览量: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和全局性问题,人口的变化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紧密相关,会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生育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人口负增长的形势难以逆转,亟须开展相关研究和进行政策储备。为此,建议:
一是制定中长期综合人口发展战略,尽快建立人口负增长应对预案。面临未来人口负增长的趋势,综合性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是有效应对这一趋势的战略路径。现阶段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未来人口转变形势,尽快研究制定中长期综合人口发展战略,统筹协调与人口发展相关的各项政策措施,综合调控全国各地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老龄人口、劳动力人口、少儿人口等各类人口的变化,积极营造服务人口、尊重人口发展的政策支持性环境。积极谋划建立人口负增长超前预案,有效缓解和降低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消极风险。
二是建构人口老龄化监测预防制度,推动人口政策适时调整。人口负增长趋势下,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加深,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在现阶段,建构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监测和预防制度,十分必要。一方面,针对即将面临的“银发浪潮”严峻形势,探索建立人口老龄化监测机制,切实掌握老龄人口的变动情况,采取多方面的举措预防人口深度老龄化,如进一步加强社会化养老保障、支持多种养老方式来强化老年医疗保健、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等;另一方面,国家应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基础上适时调整生育政策,推动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重视超低生育率陷阱,转变人口发展理念。“生育率越低越好、人口增量越少越好、人口总量越减越好”是对人口发展很大的误解,人口数量的变动都会影响到人口年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为此,必须重视超低生育率陷阱的潜在风险,正视人口负增长惯性积累的现实,切忌因表面的人口增长而忽视人口内在缩减的趋势,采取措施及时提升妇女生育率,避免中国陷入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失衡。同时,加快人口发展理念的转变,推动由控制人口增长过渡到人口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
四是弹性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稳定我国劳动力资源。针对未来全国劳动人口不充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弹性适时延迟退休政策等途径,稳定我国未来的劳动力资源。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部分身体健康、热衷所从事职业、有继续就业需求的老年人不愿过早退休,国家可以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状况、岗位情况等实施弹性化、可浮动的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部分老年人的积极性和再工作动力。同时,应加强对再工作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工作照顾,考虑缩短老年人工作时间,或者避免安排劳动量较大的工作。
五是完善配套政策内容,开发人力资本和人口红利。目前我国可能面临生育率丧失弹性、人口负增长惯性进一步强化,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十四五”期间将是有效提高生育率的战略窗口期,应尽快构建鼓励生育的政策体系,增强生育政策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衔接程度,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应该着力完善与生育政策配套的就业政策、教育政策、老龄政策、托幼政策等经济社会政策,尤其是在面临劳动力人口紧缺、老龄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注重劳动参与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积极开发人力资本,促进更多的劳动人口适应新时代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力要求,进一步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一定的人口红利。(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