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盛瑜委员:服务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也要“进村”

发布日期:2021-03-22     来源: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数字经济引领中国下一轮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将必然走进乡村。”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西昌学院院长、九三学社成都市委社员贺盛瑜特别关注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的问题。今年两会,她带来了一份《关于以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贺盛瑜谈到,近年来数字经济正前所未有地服务和赋能全社会,其带来的普惠性增长,正在进入乡村和农业领域,改变着乡村的传统风貌和农业生产活动。经过前几轮的农村、农业改革,为如今的乡村振兴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土地整合、新修水利已达到一定程度,集体化、规模化经营已初步成型,数字经济模式在乡村大有可为。但农业是一个投资大、利润低、见效周期长、生产过程风险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是规避风险、提质增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的必然选择。目前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字化没有完全统一标准体系,缺乏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平台,没有形成农业投入生产者、农业生产从业者及过程管理者、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消费者构成的 “多位一体”的数字化农业综合体等等。为此,贺盛瑜建议:

一是健全统一的平台标准体系。数字乡村在推进或进一步试点过程中,需政府制定各个平台的分类标准,要对服务按功能、服务对象等进行分类。有些服务内容、功能依靠现有的政府政务平台向下延伸,保障数字乡村信息化服务的长效机制。(比如村务管理、农村教育、保障服务、预警服务等)。

二是信息化服务引入市场。试点数据市场对农业农村大数据进行数据交易,企业可以卖数据卖服务,让新的资源和思路注入乡村振兴。找到造血机制,数字化经济才能在乡村开花结果(例如:智慧农业中的种植系统智慧化服务中,要依靠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组成学科交叉融合的创业团队,创新对学科交叉融合教师团队的评价机制和体制,调动团队内的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孵化出具有造血功能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进入市场,解决农业园区智能化的生产管理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将投入物体、产出物、生产过程进行溯源管理,引进保险,打造一个多产业链的平台)。

三是以造血机制为核心,以农产品销售为入口,以农业气象服务为纽带,以市场服务为向导形成农业信息化“多位一体”数字化农业综合体。同时,推进农产品工厂,标准生产,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