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玖平:机遇叠加 成都加快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

发布日期:2021-03-24     来源: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布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显意义非凡。

成都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应如何绘制蓝图?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成都市委会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徐玖平,为我们解读成都如何积极参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生态优先

以绿色发展实现成都经济地理重构

徐玖平表示,首要的是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成都辖区内有岷江、沱江两条长江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锦江更是成都的“母亲河”,成都应积极参与长江干支流协同治理,助力长江经济带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通过绿色发展来实现成都的经济地理重构,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优化、相辅相生、相得益彰,使经济结构更优,生态环境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关于成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徐玖平以锦江水污染治理举例:“黄龙溪是锦江在成都的出境地,黄龙溪断面水质的情况就是成都水治理的一张晴雨表。为了使锦江水污染问题彻底解决,2020年初,我们实施了全面系统的黄龙溪断面达标攻坚行动,黄龙溪断面水质逐年提高,终于在去年实现了20年来首次达标,改善至Ⅲ类。”锦江流经成都中心城区,水质改善治理难度较大,但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必然大有成效。2018年4月和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对成都锦江黄龙溪断面水质提升予以肯定。

把握机遇叠加

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加快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成都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与战略支撑点,迎来了重大机遇叠加。对此,徐玖平表示:“成都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要在更高层次和更大空间中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以更高水平的资源流动和要素配置来加快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成都要充分利用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挖掘、开辟和引领市场,打造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引领支撑作用,率先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做出自己排头兵的形象。

徐玖平还表示:“成都要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辐射、集散和资源配置功能,提升城市发展战略优势,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借鉴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打造优良的国际营商环境。”他提到,在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高效运行,活跃畅通,显示出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联通“一带一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而成都作为其上的战略支点,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徐玖平指出,成都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高级生态产业链群的打造,构筑区域经济的新形态;加快产业功能区的建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提升产业发展的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继续大力推进在蓉企业、机构、高校和国家的科研院所进行广泛合作,打造有利于发展的平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成渝城市群是对全国经济增长具有核心支撑作用的城市群之一,成都作为重要极核,具有重大示范作用,要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圈全“面”提升,构建绿色发展新局面。成渝要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建立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厚植文化自信

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

徐玖平还提到了打造“文化长江”的重要性:“我们要厚植文化自信,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经济带,也是一条文化带,只有充分涵养长江历史文化根脉,才能让沿线11省市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枝繁叶茂。

他表示:“长江造就了巴山蜀水的千年文脉,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两千多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世界的自然遗产、世界的灌溉工程遗产。我们要充分借助文化融合的先导作用,激发更多的文化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多种形式、借助多样的科技手段来集中展现长江上流的文化多样性,以各种文化活动为桥梁纽带,广泛汇集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