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刘月宁:深耕中国音乐海外传播与艺术美育教育
【字体:大、中、小】
【颜色:】
浏览量:
讲述者刘月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扬琴教授、博导、音乐国际实践与研究基地主任
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我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第十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十年来,作为行走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一线的亲历者、践行者,以及奋战在高校教学、管理一线的教育者和学者,我长期致力于中国音乐海外传播和艺术美育教育两个领域,我的历届提案也是围绕着这两个领域的深耕而建言。
2012年,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建设了全球首家“音乐孔子学院”,由此拉开了音乐孔子学院全球建设的序幕,我也首次有了行政职务,担任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
音乐孔子学院建立之初,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最初我们想把中国音乐课程作为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的学分课,纳入其主流课堂时,遭到误解和质疑,对方甚至认为这是文化入侵。后来通过不断地沟通交流,我们终于用诚意打动对方并消除了误解,成功地在该院设立了3门学分选修课。现在,丹麦的部分中小学也开设有中国音乐分享课和工作坊等。而音乐孔子学院也为中央音乐学院走向世界插上了翅膀,通过外派教学活动不仅让师生们得到锻炼,也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搭建了一个大舞台。
2014年,中央音乐学院与孔子学院总部共建全国惟一音乐特色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由我担任基地主任。基地成立至今,我们着力打造了不少教育文化品牌项目。其中,成果最为显著的就是国际音乐夏令营暨中国音乐文化暑期学院。
国际音乐夏令营每年举办,每次两周左右。我们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五次课学会、十次课上台”的中英双语速成教学法。一位加拿大音乐专业研究生连续来了三年,学了箫、扬琴等中国乐器,回国后这名学生把周围同学召集起来,组织了一支有相当演奏水平的中国民乐队,在当地传播中国音乐文化。
此外,我们的团队还成功研发了一套名为《中国音乐轻松学》的中英双语系列书籍和视频教材,如今已经被不少国际知名音乐学院使用。这一系列书籍自2016年面世,计划出版10册,现已出版6册,今年将全部完成。
2013年,在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我提出了关于“设立海外传播专项艺术基金”的提案,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文化和旅游部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国家艺术基金。多年来,国家艺术基金为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国家,但我们同属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起来,守望相助,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在中国疫情刚进入平稳期时,由我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并领衔演奏,联合美国、丹麦、德国等6国青年音乐家,用中国乐器和中文,“云合乐”原创全球抗疫主题MV《风和日丽》。我们的愿望就是,让中国音乐带给世界关怀。据不完全统计,这首MV在全网达到了3.5亿的点击量。
2021年,我向两会提交了7件提案,其中《新时代呼唤美育教育评价新作为》入选全国政协大会书面发言。我在提案中提到,在新时代的今天,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能一考了之;艺术测评的目标就是给孩子艺术和美育教育,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应树立正确导向,完善评价机制,切实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真正让美育教育帮助塑造健康心灵。如今,这些建议在国家“双减”背景下,正在逐步实现。
这十年对我来说是成长的十年,也是使命责任感提升的十年。在政协的大家庭里,我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坦诚交流、互相学习。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参政议政、共商国是。
这十年,无论是艺术教育还是中国音乐的海外传播,也有了不小的发展:艺术教育各方面工作更加规范,政府的参与度和引领性更强;而对于中国音乐的海外传播来说,我们不仅树立了信心,建立了新路径,更形成了一套体系,在这样的信心、路径和体系之下,我们不断为用音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