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遇龙:率先在湘推广“三位一体”养猪模式

发布日期:2023-03-0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当前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创新不够,而是技术推广中缺乏管理和引导平台,少数龙头企业和众多养猪大户各行其事,这让养猪业的市场格局长期处于低水平无序竞争状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表示,建议在生猪养殖大省湖南率先推广“三位一体”合作社养猪模式,推动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今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印遇龙,围绕生猪领域的前沿问题提交了多个建议。

印.jpg

全国人大代表印遇龙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受访者 供图


印遇龙表示,对他而言,“人大代表”四个字代表着一份荣誉,更意味着一份责任。作为一名从事生猪养殖科研工作的人大代表,他的初心就是让农民养好猪、让百姓吃好肉。

生猪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2022年,我国生猪产值1.7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6%;生猪出栏接近6.9亿头,约占全球生猪出栏量的50%;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约占国内肉类总产量60%。

“我从事生猪养殖和研究40多年,一直奋斗在农业科研第一线,深知生猪饲养业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印遇龙表示,40多年来,他和团队研制的多项技术解决了畜禽养殖中滥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打破了多年来外资企业对我国饲料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

“从全球视角上看,我国养猪业的基本特征仍是大而不强。”经过前期的系统调研,印遇龙发现当前我国散养农户科技水平比较低,成熟饲养技术普及推广受到“最后一公里”制约;猪场规模盲目扩大,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越来越脱节,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被人为割裂。

同时,受供需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影响,生猪市场价格多年波动剧烈,中小养猪农户抗风险能力差,跟风养殖导致生产规模大起大落,农村小养殖户人力、物力、财力闲置浪费。

过去几年里,印遇龙和团队对湖南浏阳市南川河合作社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养猪模式进行了实践、总结。

“我们注意到,该合作社并不直接大规模饲养生猪,合作社理事长及经营管理团队成员自家也不养猪;合作社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为养猪户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增值服务,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向社员提供生猪市场行情信息,指导社员进退有据,帮助社员购买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传授先进的养猪科技知识。”印遇龙说,在这里,管理就是服务,管理能够产生效益。

印遇龙表示,如果借助大数据平台为“三位一体”合作社养猪模式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建立集养殖企业、养殖户、饲料厂、兽药厂、养殖环境、生猪成长过程、种猪信息等为一体的信息数据库,能够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社、供销社为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市场调控等服务,避免无序竞争,也可让小农户充分分享养猪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湖南是我国生猪养殖大省,2022年出栏生猪6248万头,创历史新高,位列全国第二。在湖南率先推广这一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印遇龙表示。

具体而言,印遇龙建议国家层面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形成政策合力,对湖南省养猪业率先推广“三位一体”合作社养猪模式给予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支持建设湖南省政府牵头、各生猪产业链企业事业单位加入、科研机构及专家参与、信息化企业建设、各联合合作社落地的生猪数字养殖大数据平台,数据录入湖南省国资云平台管理,产业链及科研各单位有数据使用权,政府有所有权。

印遇龙还建议,农业农村部牵头成立“三位一体”合作社养殖模式工作专班,研究“三位一体”合作社养猪模式推广落地实施方案,包括如何建立“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生猪产业组织体系,推动合作社与社区进行“社社对接”,让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等重点工作;建立支持湖南推广“三位一体”合作社养殖模式协调推进机制,为模式的推广、壮大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