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卫东:建立中试多元化投入机制

发布日期:2023-03-0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中试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核心环节之一。然而,“我国的中试环节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中试人才队伍匮乏,平台型的中试基地较少,环保排放缺乏政策支持,已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度、成果转化率、市场成功率。”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告诉《中国科学报》。

东.jpg

施卫东 受访者供图


施卫东指出,中试阶段具有资本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按欧美经验,中试投入为研发阶段投入的10至100倍。因此,地方政府难以持续为中试基地提供系统性支持,而风险资本因其较强的逐利性和短期性,不愿投资中试,中试基地建设尚缺乏政策支撑。

我国中试资源存在分布分散、使用不足、设备闲置等问题,各科研机构因资源有限难以分别单独建设中试基地,有限中试资源尚未实现有效共享,专业化平台型中试基地还很缺乏。

此外,对部分连续生产的流程行业进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验证中试时涉及三废排放,存在因技术不稳定造成的环保排放瞬时或短期超标的情况,尚无政策措施和监管办法。

对此,他建议,加大中试环节投入力度,形成中试多元化投入机制。

具体而言,省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大对高水平中试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在科技平台建设中单列中试基地建设专项,在省级专项资金、技术创新融资信贷等制度上给予倾斜;

在政府设立的各种引导基金中,明确限定早中期创新企业或项目的规模比例,对中试基地建设可尝试采用风险投资和财政资金拨付相组合的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向高风险的创新领域;

对定制性强、投入多、风险高,甚至仅一次性使用的中试研发设施,形成以政府财政风险补偿为主要形式的政策保障,分担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风险。

整合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中试资源,采用改造设备、优化流程、替换试验等方式,建成各种形式的中试基地,鼓励科研机构与政府、企业等联合建设中试性研发机构,支持分行业设立技术创新中试基地;

对部分公用设施可作为中试公共资源进行有条件开放,对部分中试过程涉及三废排放的基地,若因新技术不稳定造成的环保排放瞬时或短期超标,应制定一定的豁免政策;

梳理分散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中试资源,统一纳入开放的中试资源网络管理平台,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将中试资源开放共享、提供第三方中试验证服务情况等作为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评价,择优给予资金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