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林:自主培养顶尖科学家需要做好六方面

发布日期:2023-03-06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人才是强国之本,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强调了自主培养人才、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

王桂林.jpg

王桂林 受访者供图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急需自主培育一大批顶尖科学家,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化人才支撑。”今年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提出,要培养顶尖科学家,需要做好六方面的设计。

一、以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顶尖人才“大熔炉”。

高能级创新平台具有高效聚合创新要素的功能。要把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等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成我国面向全球引才聚才的重要载体,组织开展国际大科学计划等顶级科学研究项目,吸引一大批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在华汇聚扎根、干事创业、实现价值。

二、以战略性重大工程点燃顶尖人才“主引擎”。

培养人才要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我国在载人航天、先进战机、核工业、新能源等领域已建立国际领先优势,要继续深化独立自主,拓展更多优势赛道。除最前沿的基础科学以外,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卡脖子”问题,组织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予以大力度资源倾斜,让更多人才在重大任务中得到锻炼、脱颖而出。赋予青年人才更多从0到1的攻坚任务,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崭露头角的制度体系,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三、以创新性教育体制开垦顶尖人才“育苗地”。

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统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开辟学科发展新赛道,营造科教融合新生态。优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评价体系,树立崇尚科学与创新的思维导向。提升高等教育STEM教育水平,建设高水平大学STEM博士蓄水池,推动人才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大学科研院所开设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建立教育、科研、实践锻炼相结合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培育既懂科学又懂管理的企业家或优秀苗子,打造创新创业人才的“黄埔军校”。

四、以包容性生态环境释放顶尖人才“新红利”。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以颠覆性科学思想和实用性技术价值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用稳定支持、低频考核保障基础研究人才潜心研究,作出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以支撑国家安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贡献作为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科技人才的评价指标;把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作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的评价导向,打造兼容并包、活力四射的创新创业生态。

五、以全链条人才储备建设顶尖人才“大兵团”。

打破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壁垒,构造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家交叉融合共生的生态体系。通过股权架构等激励机制,组织最顶级的科学家、管理大师、金融家打造创新创业天团。打造支持创新创业的高端人力资本市场,建设创新创业人才智库,培养一大批硬科技项目经理人,协助科学家完成从“原理”到“样品”“产品”再到“商品”的产业化过程。

六、以全球化人才政策铸就顶尖人才“强磁场”。

借助来华科学家拓展人才“朋友圈”,支持来华科学家按国际通行的人才评价标准,从海内外引进同领域的专家组建研究团队、实验室,建立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绿色通道,并给予稳定支持。

王桂林表示,要建设支撑自立自强的海外人才政策法规体系,探索实施独立技术移民工作签证类别,对外籍高精尖人才设立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直通车”,完善外籍科技人才服务保障制度,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