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刘忠范委员:解决“卡脖子”问题要从创新机制上布局

发布日期:2024-03-09     来源: 团结报团结网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240309013257.png

“我们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思考,应深入研究人才评价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土壤、体制机制甚至传统文化等问题。”谈到“卡脖子”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主委刘忠范如是说。

“卡脖子”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卡脖子”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今年全国两会,刘忠范建议,解决“卡脖子”问题要从体制机制设计上布局产业落地环节,稳定支持并确保足够的经费强度,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卡脖子”问题是挑战,更是机遇。结合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刘忠范认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之道是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有两种不同的组织模式,一个是拥有自己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单一利益主体的科创企业模式;另一个是政府主导的、由多个利益主体构成的创新平台模式。”刘忠范指出,企业是“一台机器运转”模式,而创新平台是“多台机器协调运转”模式,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尊重和信任企业家,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的不二法宝。

如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是2018年10月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尽管只有五年的历史,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石墨烯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孵化高地。刘忠范介绍,矢志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是BGI快速发展的金钥匙,打造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对一孵化”机制,与北京大学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构成的“三位一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全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了从基础研究、规模化制备到产业落地的飞速发展。

此外,刘忠范还建议,不能满足于建立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众多研发平台,应从体制机制设计上布局产业落地环节,应探索类似于“一对一孵化”的企业捆绑机制,培育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骨干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能依赖于“短促突击”行为,在有限目标的前提下,应稳定支持并确保足够的经费强度,如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专注于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年研发投入达2亿元,从投入强度上已超过涵盖整个领域的国家实验室,这也是BGI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