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献良策——访全国人大代表王玉志
【字体:大、中、小】
【颜色:】
浏览量:
东风浩荡征帆满,初心如磐谱新篇。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走出会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感慨良多,接受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到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内容,为我们明确了目标任务、提供了政策依据。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也觉得未来可期。”
建筑业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要重点抓好4大板块18个方面工作,其中建筑业板块要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上下功夫。
今年全国两会,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王玉志带来了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两份建议。
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
王玉志认为,民营建筑企业数量多、规模大,是推动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针对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去年以来,王玉志通过实地调研和邀请民营建筑企业代表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营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王玉志在建议中提到,民营建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信息不对称是民营建筑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之一,银企信息得不到充分共享影响了金融服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推进。此外,民营建筑企业隐性壁垒问题长期存在,包括市场准入壁垒和公平竞争壁垒。王玉志举例介绍说,部分地方存在设置歧视性准入政策、准入不准营等情况,特别是一些大型重点项目,较低资质等级的民营建筑企业仍然处在“看得见、进不去”的阶段;也有个别地方认为选择国有企业合作可以规避风险,未能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还有一个问题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好、效果不彰。”王玉志告诉记者,有的政策主体责任不明确、落实细节不清晰,民营建筑企业想要了解政策的具体要求时不知道“谁来负责”,遇到实际困难时不清楚“向谁反映”。同时,不论是立法环节还是司法环节,现行法律规范对民营企业都是重“禁止”、轻“维护”,合法权益保护力度薄弱。
针对这些问题,王玉志建议建立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融资协调机制,包括搭建建筑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相关部门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体系,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满足不同所有制建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鼓励银行合理让利,降低民营建筑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和融资相关费用支出;加大工程项目融资支持,相关部门可根据建筑企业承揽项目的建设情况及企业资质、信用等情况,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工程项目“白名单”和企业“白名单”。
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增长点。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招标采用资格预审方式的建设工程,可采取国有和民营分类的方式进行入围淘汰,原则上民营企业入围数量占比不低于40%;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建筑企业建立结对联合机制,形成“抱团出海”发展模式,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强建设单位资金到位和拨付情况监管,资金不到位的不许开工,减少或避免建筑企业垫资施工。
营造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强化法治保障,建议司法、发改部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另一方面,注重监督落实,建议市场监管等部门采用全国大数据分析等方式,督导评估各地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相关扶持政策的情况。
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 打造宜居宜业空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提出要求。
当前,人民群众对建筑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可以提升住房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王玉志说,比如老旧建筑通过绿色节能改造,冬季室内采暖温度可提高3~5摄氏度;超低能耗建筑通过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高性能节能门窗等,在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能耗可再降低20%以上。
结合工作实际,王玉志提出了四条建议:
强化法律法规支撑方面,建议结合节约能源法、建筑法等,增加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内容;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法律法规,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高于国家要求的政策标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施评估督查机制,督促各方指导解决执行中遇到的困难。
完善市场推进机制方面,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和保障措施;逐步推动建筑业纳入碳交易市场,积极推行节能咨询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将节能降碳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合理开放城镇基础设施节能相关领域投资、建设和运营市场,应用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方面,建议将建筑绿色低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组建一批创新基地,集中攻关一批关键技术,力争在零碳建筑、建筑“光储直柔”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快构建建筑碳排放和节能减碳标准体系,制修订相关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规范。
加强政策扶持激励方面,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细化支持建筑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综合运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等方式,推动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高水平装配式建筑等项目;扩大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试点范围,建立绿色金融支持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储备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给予多元化融资支持。
“加大引导宣传力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普及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知识,努力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的发展环境。”王玉志说,建议组织创建国家级建筑绿色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城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将建筑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
王玉志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用心用情、关乎民生,让我收获满满、干劲十足。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履行好代表职责,把接地气、贴民心、有温度的基层声音写进建议,为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