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燕,九三学社社员、东营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山东援鄂医疗队的第二批医疗队队员,2月10日,李鹏燕写下了在战“疫”一线这12天以来的感受。
不知不觉,今天已是到达武汉黄冈的第12天,各项工作已就绪,慢慢步入正轨,我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从一开始毅然决然地报名,到匆匆踏上行程,从紧张而有序的培训到进驻大别山医院收治病人,回忆满满。
第一天正式进入病区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根据安排,2月2日我所在的山东第二批援鄂医疗队进驻黄冈大别山区域治疗中心,7楼整个病区是我们的战场。7楼病区共120张床位,分为东西两个病区,队长将队员们分为10个治疗组,实行6小时倒班制。我被划分到西病区第一组。
2月2日上午10点钟,我们到达大别山医院后迅速与当地医务人员对接,熟悉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治患者流程、病房洁污分区、病房的救治设施等,12点交接完毕。我所在的西病区第一组共4名医生,我和青岛市中心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徐德祥主任进入病房负责收治患者,其余两名医师在病房负责下达医嘱和书写病例。
大别山区域治疗中心实际上是黄冈市人民医院的新院区,目前尚未完全竣工。病房的很多设施还不够完善,水电也是在我们入驻的前一天刚刚开通,病房的呼叫系统尚不完善,虽与护士站只有一层玻璃之隔,但宛若两个世界,只能通过传呼机和手机联系。隔着厚重的防护服,加上病房的嘈杂的环境,玻璃内外的双方医生无法听清对话,我们只得把要传达的信息相互写在纸上。
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平时从容的诊疗工作变得十分吃力。病人被120救护车分批次转运到院,还好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是稳定的。正在我们庆幸之余,接连送来两个危重患者。其中一名患者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只有60%,需要紧急插管呼吸机治疗,但没有时间协调呼吸机及管路。我们立即联系了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ICU病房,紧急安排患者进行转科治疗。另一名重症患者氧饱和度85%,给予高流量吸氧及救治后,病情逐渐稳定……
2月10日凌晨两点半,李鹏燕下夜班返回住处
忙碌中发现下一组已经来接班,这才意识到6个小时已经过去。回到住处总结当天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下一步需要整改的方案。第二天上班时发现病房的患者已经住满,所以后续需要我们快速梳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查阅每一个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进行病情评估。这里容不得丝毫马虎大意,否则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查房时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是最大的欣慰,这也是身为一名医生最想看到的结果。这里的患者总是竖起大拇指说:“感谢山东医疗队!”“山东医疗队是最棒的,我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每当这时,我的眼眶总是湿润的,我们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黄冈,对于时间的概念确实已经模糊,不记得今天星期几,只记得自己今天是哪个班次。在岗位上尽自己所能,对每一位患者尽职尽责。其实我想对全国的患者说,一定要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对于疾病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此次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我不知道;但我会战斗到国家需要我们的最后一岗,我会牢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完成这次使命。
愿疫情早日解除,愿患者能早日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九三学社山东省委陈建华根据大众网稿件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