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在每一次生死搏斗中,无畏地站出来的勇士。在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却人命关天的战斗中,涌现出一批可敬的勇士、可爱的英雄。
2020年1月24日和2月14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首义两个院区先后被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征收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抗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九三学社武汉市武昌区工委武汉市第三医院支社9名社员,他们一直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坚守在人民健康的最前沿;他们同心战疫,共克时艰,妙手仁心,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伟岸身影;他们身体力行,赋予了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先进基层组织的时代内涵。
克难攻坚 奋勇战斗第一线
疫情之初,武汉被迫封城,所有医院“一床难求”。
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到上级通知后,立即动员全院医护人员投入战斗。与此同时,“九三人”勇敢地站了出来,与疫情抗争,与时间赛跑。他们是:医务部主任张祥明、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罗丹和尹青桥、皮肤科主任医师彭才智、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庭、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魏铭、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代小燕、骨科主治医师李唯、麻醉科主治医师沈倩。在这次抗疫中,九三学社社员冲锋在前,奋勇战斗在发热门诊、急诊、透析室、病房……一线岗位都有“九三人”的身影,虽然他们都不是来自传染科和呼吸科的医生,但无一例感染,因为他们深知只有最大极限地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救治更多的生命。
特别是身为武汉市第三医院医务部主任、武昌区工委副主委、武汉市第三医院支社主委张祥明临危受命、身先士卒,带领大家紧急改造病区环境,仅用三天就开始启动、收治患者。两个院区同时承担收治重任,开放床位数共计1200张,及时缓解了武汉市医疗救治资源紧缺的局面。紧接着,又组织调度全院医护人员,组织团队、排班轮休、分诊标准、就诊流程、专家会诊、危重症处置、收治与转出的衔接……事无巨细一一落实。在张祥明的调度下,医院一系列对应措施迅速展开。
医务人员严重不足怎么办?他一方面积极调动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内科医生参与患者救治;另一方面紧急培训眼科、口腔科及外科医生,迅速充实一线服务力量。
防护用品严重不足怎么办?他亲自寻求外援,迅速成立专门对外联系捐赠、接收的“物资小组”,积极将国内外捐助的防护用品等医用物资统一协调、有序收取、专门统计,在疫情防控最困难的时期,保障了前线的供应。
检测能力不够怎么办?他协调武钢、区疾控中心、华大基因检测等单位,解决了核酸检测难题。医院氧气不够,又积极参与到氧气补给、氧站建设等协调工作中,及时缓解了用氧问题,使一批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两个多月来,张祥明废寝忘食、来回奔波。经两院区通力合作,累计收治患者1600余人次,其中危重症患者近600人,治愈出院1100人。张祥明被国家卫健委、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面临“两难” 果断撑起“生命之伞”
武汉市第三医院是综合性三甲医院,内设“肾脏透析中心”。平时,血液透析患者每周往返医院2-3次,风雨无阻。他们深知:“如果不透析,存活率为零”。在抗疫初期,首义院区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罗丹、尹青桥和她们科室的27名医护人员坚守阵地,竭尽全力守护转动的血泵,以血肉之躯为血透患者开辟生命之路——工作时间一再延长,从每天8小时延长到近10小时,从两班倒变成三班倒,往往下机时已是深夜11点多钟。
疫情期间,武汉市雷神山医院向全市各大医院透析中心发出征集令,要求紧急征调透析专业医护人员支援,尹青桥作为武汉市血透质控中心的专家组成员,不顾已连续奋战五十余天的疲劳,第一时间主动请命,要求到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
2月14日,因抗疫需要,首义院区也被征用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在疫情的威胁下,罗丹作为透析中心主要负责人,面临着“两难”。一边是需要长期透析才能维持生命的老患者朋友,一边是面临新冠肺炎传染的风险。怎么办?生命攸关与疫情防控同样重要!如何兼顾?罗丹深感焦虑,一边按程序向市血透质控中心求助,一边向医院医务处汇报。夏瑗瑜、张祥明、罗丹三位社员一起商议,果断采用联名撰写《关于建立疑似患者定点透析医院的建议》,通过社市委向武汉市委、市政府紧急提交报告并及时得到采用,为透析患者撑起了“生命之伞”。
线上专业问诊 解患者燃眉之急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深入,中央及时派出了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先后加入战斗。这时,从火线退下来的社员需要进行隔离。但是,他们没有歇息,心系患者通过微信及时开展网上诊疗和咨询服务。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庭一直坚持战斗在发热门诊,坚持抗疫一线工作到3月22日。根据医院安排退下火线后,仍在隔离期。但是闲不住的他利用休息之余,不忘本职,又去主持痤疮、银屑病等皮肤病治疗防治的网上讲座,并积极通过线上接诊,帮忙皮肤病患者解决“就医难”的问题。特别是对患有带状疱疹的病人,他不仅耐心细致地回答病人,还经常主动回访,确保病人治疗效果。
家国情怀 “逆行者”仁心显誓言
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魏铭,在体检中心医护人手被临时抽调前线、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每天接收的都是救护车送来的、生命危重的急救病人。医者仁心的誓言时刻激励着她和她的丈夫胡海清,夫妻二人义无反顾,转战首义病区和光谷病区,投身到抗疫战斗中。在首义病区时,一个在5楼感染病房,另一个在6楼感染病房;在光谷病区时,妻子在1楼发热门诊,丈夫在12楼发热病房。夫妻二人共同参战却难以相见,家中还有即将高考的儿子和高龄父母。17岁的儿子向她保证:“爷爷奶奶我来照顾,学习我一定不拉下,不给你们拖后腿。”独居多病的老母亲叮嘱她:“家国之间,国为重!放心去吧。”可见,“逆行者”义无反顾的背后,也离不开家人无言的支持与鼓励。
麻醉科主治医师沈倩,面对重病未愈的父母,不知道该说啥?当她递交请战书准备回家收拾行李时,承担着疫情通信保障工作的爱人站出来,默默帮她收拾行李。女儿则悄悄在行李中放了一张照片,背面写着“妈妈,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放心,我会照顾好外公外婆的!爱您!”
骨科主治医师李唯,内心虽然忐忑不安。面对紧急抗疫的形势,人手短缺,物资匮乏,需要与病毒贴身展开“肉搏战”。他说:这时已经不能够再分科室和专业性质、职位级别都不再重要了,三医院只有一个科,那就是“战斗科!”他毅然提交请战书,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投入了战斗。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这场抗疫战斗中,武汉市第三医院支社全体医务人员秉承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用热血和汗水诠释了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救死扶伤,为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的崇高品德。(九三学社武汉市委 亢德芝、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