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大社员积极投身抗击疫情战斗,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社员李陈渝就是其中一员。
捐助物资 价逾十万
李陈渝是重庆市中医院二支社社员、重庆市中医院睡眠中心副主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伊始,她放弃了春节假期,多方联系,主动为一线医务人员募集物资。
“我自己是首先通过在美国的朋友紧急买了一些N95口罩,去机场的路上接到护士长的电话,得知科室一个妹妹马上要出发去武汉支援,当时看到护士长发过来照片里那稚嫩的脸庞,顿时被震撼到了,想着马上联系她,给她送一些口罩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也没想到医疗物资会如此紧张,第二天医院开出征动员会,才了解到目前医疗物资的紧缺程度,跟丈夫商量,决定把手上这批珍贵的口罩分一些给亲戚朋友,剩余的140个口罩就赶紧全部交到了市中医院,希望能为这批勇敢逆行的同事们尽一份力,紧接着赶紧跟丈夫一起想办法,委托各路朋友,联系到了一批口罩。”
1月26日至3月2日期间,李陈渝先后个人出资为重庆市中医院医务处、脑病科、设备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綦江精卫中心、綦江人民医院、湖北大学文学院及科室援鄂同事购买了7570只N95医用口罩、500双防护手套及若干防护面罩、隔离衣、护目镜等防护物资,总金额达132885元。
她与重大的同学们自发成立了一个“重大MBA抗新冠爱心组织”,面对此次疫情的严峻形势,大家有的捐款,有的分享防疫物资信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寻找到了一批很重要的进口N95口罩资源,及时缓解了当时非常困难的口罩稀缺压力。
在夫妻二人的携手努力下,先后为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市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庆九院、綦江精卫中心、綦江区中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綦江区妇幼保健院、合川区人民医院、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川人民医院、巴南区人民医院、璧山区人民医院募集了1050个护目镜、5600只N95医用口罩、2000只一次性无菌口罩、8000双医用防护手套、120瓶医用免洗手液及120件杜邦防护服,总金额达153989元。
“博士后就来到中医院工作,这些年医院对我的培养是无微不至的,没有中医院,没有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培养和爱护,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所以,最开始的捐助几乎都给到了医院,虽然我的身体情况不适合上一线,但是,希望我能跟大家在一起努力。”
李陈渝前不久刚经历一场手术,丈夫害怕她体力不支,提前给她打了胸腺五肽,连续多日,两人奔走在为各个医院运送医疗物资的路上,身体上很疲惫,但心却是暖的。
印制手册 宣传防控
考虑到一线医务人员在践行工作使命时,不仅面临着被病毒感染、防护物资短缺、工作任务重、休息条件有限等问题,还面临着能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为患者送去生命的慰藉等灵魂拷问,背负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为帮助医务人员化解内心困惑、调控情绪压力,李陈渝主任迅速果断的组织睡眠中心医务人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编写了《援鄂中医院伙伴心理应对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医护人员心理防护小手册》,在九三学社江北区工委刘培义,彩美世界图文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文鹏等同志的热心帮助下,排版印制10000余册,在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各科室摆放传阅。
医者仁心 尽职尽责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大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李陈渝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织市中医院睡眠中心医务人员向大众推送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睡好》、《大众面对“新冠”的快速心理调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大众心理防护小手册》、《春季防控新冠,简单刮痧做起来!》、《家里蹲,穴位保健做起来》、《开工大吉:上班途中如何抗“疫”》和《开工大吉:办公区如何抗“疫”》等科普文章十余篇,帮助大众缓解疫情所带来的焦虑、恐慌等应激反应。
同时,睡眠中心全体医师加入重庆市中医院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咨询平台,免费为疫情期间出现睡眠、情绪困扰者提供咨询服务80余人次,还成立了一支心理治疗小组积极开展网络公益课堂,为疫情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线上视频辅导,开展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专场,医护人员专场,大众专场共5场次。(九三学社重庆市江北区工作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