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传 承


在保定市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有这样一个一家三口都是医生、母子俱在一线的家庭。

王爱梅是九三学社社员、博野县医院的副院长,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她早早就站在了战“疫”的第一线。疫情就是命令,救治就是职责。只要武汉需要,我时刻准备着。王爱梅在驰援武汉请战书上签了字。她主动请缨,作为一名心理科医师,以普通一兵的身份于2020年1月30日进入博野县医院的隔离病房。

在隔离病区,她既是院领导,又是普通一兵。几十年的医务工作,常态化的训练,以及应对多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经历,王爱梅积累了丰富的处置突发重大卫生事件的经验,她把这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中的年轻人。由于长时间在封闭环境里隔离治疗,医务人员尤其是患者很容易由于紧张焦虑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并可能诱发极端情况,隔离病房中一名患者就曾出现严重心理问题,要走极端。王爱梅作为心理科医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隔离区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有效的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同时有效的为医护人员减压减负。

“身为医务工作者,心里想最多的,是尽最大努力让患者和同事了解相关知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对疫情的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王爱梅说。身教胜过言传。在王爱梅进入抗疫一线后不久,她的儿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三病区责任医师刘益雷处理完科室工作刚回到家中,就接到医院的紧急通知,隔离病房需要年轻的医生支援,需要他立刻去感染性疾病科报到。他新婚的妻子,本院病理科的责任医师杨帆(因疫情没歇年假),听说刘益雷主动申请参加一线工作时对他说:“大疫当前,咱们是医生,去抗疫一线是职责所在,我是党员,我全力支持你,家里的事情就交给我吧!”一想到马上就能像母亲那样,儿子顾不得疲劳,第一时间赶回医院,穿上隔离服,连夜就进入了隔离病房,在隔离病区协助病区负责人为发热患者检查身体病情变化,对患者调整用药。每天查房后,详细地梳理患者病情变化并通过视频汇报给专家组。一次在为患者查体时,刘益雷看到一位发热的老人行动十分不便,他就像照顾亲人一样帮老人戴好口罩,搀扶着他走到床前,扶他躺好后再做检查。

他还主动承担了隔离区各类患者信息的制表核对上报工作,并为病情好转的患者办理转科或出院手续。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他经常热心地帮助护理人员做一些重体力工作,总之在隔离病区哪里人手不够,哪里有脏活累活,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

“我的母亲是一名医生,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疫情当前,我也要像母亲一样,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勇挑重担,这是我家的传承。”刘益雷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母子二人来不及商量,都不约而同主动请缨,进入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护航人民健康。

工作之余王爱梅和儿子通话,相互传授经验,互相叮嘱、互相鼓励。最后她叮嘱儿子,“儿子,你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妈妈为你骄傲,努力工作,保重身体!”。

这个时候刘益雷的爷爷已在ICU卧床两个多月,但母子俩从没给组织提过这件事,正月十五,一家人分散四处,过了一个不团圆的元宵节,为此王爱梅的丈夫一夜未眠,并写诗一首:

庚子元宵

庚子元宵,父病,妻、子皆抗疫未归,一夜无眠。

上元清冷夜,幽影弄哀筝。

月隐人无寐,风驰树有声。

悲歌荆楚起,慷慨白衣行。

惟愿烽烟静,相携看早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