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紧张的生活中不知不觉飞快的流逝着,转眼间已来武汉半月余。抵达武汉之前,对于疫情的了解只来源于文字、图像,没有真实的画面感,然而在这里一切想象都变成了日常生活的现实。第一次走进重症病房,厚重的防护服、忙碌的医护人员,病床上焦急的患者,以及心电监护仪器上下跳动的波纹……所有的场景冲击着我的视觉。医生的责任感没有让我过多的思考,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中,心里马上就变得平静而专注,在这里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我面前的就是一名普通的患者。
由于疗区收治患者均为重症或危重症,患者普遍年龄偏大,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复杂,治疗和沟通上都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更加需要我们的细心和耐心。记得一位高龄老人因为听力下降,在查房时老人带着浓浓的方言向我询问病情,我只能贴近耳边,隔着厚厚的口罩大声的和他交流,最后靠着你一句我一句的写字交流完成了查房。而且由于患者没有家人陪护,他们普遍的焦虑与不安。记得一位危重老人和我说,他的老伴和儿子也因为感染了新冠肺炎住进了医院,他不知道家人情况如何,很是担心。但其实我们都已经知道他的老伴已经永远离开了他,由于担心老人的状态,大家只能谎称他的老伴恢复很好,同时给老人录制了儿子的视频来缓解他的孤独和焦虑。在这里,每个人都不仅仅是一名医生或者护士,还是他们的亲人。这份爱在医患之间,温暖地传递着。
作为一名中医人,我和其他中医队友还承担着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如何让中医药更好的发挥作用,救治更多的患者。为此我和队友多次研究如何在疗区内有效开展中医治疗,并根据国家诊疗方案,制定适合本疗区的工作流程。通过中药的整体调理,患者低热、胸闷气短、乏力、出汗等不适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初见患者范阿姨时,她对我说每天都在低热,浑身乏力,汗出的厉害,她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我在详细梳理病情,仔细查看舌像后,有针对性的给她开具了中药方剂,服用3天后,持续近10天的低热消失了,出汗、乏力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看到患者的病痛得到缓解,让我们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每天能够看到患者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夹杂着武汉口音的那句“谢谢”,就是对我们医护工作者最大的认可,更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作为医生,我很骄傲!
院子里的樱花已经悄然绽放,今年这个春天的樱花不仅美丽,还多了许多顽强,如同这座英雄城市,积聚着蓬勃的生命力,等待着绽放的时刻。疫情终会过去,一切也一定会好起来,一起加油吧!武汉!(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