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上海抗疫故事】心很“软”的心外科医生


2月19日上午,上海赴武汉医疗队在虹桥机场集结,6家医院513位医护人员,分乘2架包机前往武汉,目的地雷神山医院!

在他们中间,有3位“九三人”,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毛建强;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付明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张磊。

18日,社市委主委钱锋代表社市委,分别联系三位医生,希望他们多多保重身体,做好安全防护,同时也感谢他们家人的全力支持。

下面是毛建强的采访实录。

毛建强(左二)与即将出征的同事们

“我们一直没有动员报名,但是医院都跟大家打了招呼,随时待命。17日上午六点开始微信报名,到我这里就是六点一刻,虽然很紧急,但是我心理早就有准备了。”毛建强很淡定地回答。

说到出征前的准备,一如他平时沉稳的风格,早晨为六岁的女儿和三岁的儿子买好早点,为父母配好药,再理了些衣物后赶往集结点。毛建强师从我国冠脉外科的奠基人之一萧明第教授,“老师是一个非常沉稳的人,在他的潜移默化之下,自己原本急躁的性格在慢慢改变。他处理紧急事件的时候,也永远不慌不忙,游刃有余。我在拼命追赶他,但只能望其项背。”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申康委员会副主委、市一院支社主委、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执行院长郑亚群(右一)和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钟力炜(左一)在机场为毛建强送行。

“医生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力把事情做好。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许多医护人员感染,我们有责任接力他们的工作,救治更多患者。”毛建强坚定的语气下其实有颗柔软的心,“我的心一直是过于柔软,这么多年我一直尝试让心硬一点。有人跟我说不要过于投入,不用多与患者说话,但是我做不到,一有时间就会忍不住和患者聊聊,哪怕安慰几句。”如今,看到这么多患者都身处病痛中,他又怎会置身事外。

“家里人知道我要去武汉,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人总要做点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我们当医生的,在治疗中帮助患者,看到他们摆脱病痛过上正常的生活,我就很开心。中国人有句俗语:不为良相宁为良医,其实,良医都有一颗良相的心,济世为人。”毛建强表示,走上从医的道路,最初就是想做一些实实在在能帮助人的事。

高中时代的一部电视剧《希波克拉底誓言》影响了毛建强的一生。“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的医疗剧。它让我发现,原来在距离普通生活这么近的地方,有如此神圣的光辉。它像是一盏灯,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指引我义无反顾地跑了过去。”

1992年,他考入上海医科大学7年制班,入学时,朗读希波克拉底誓言和中国医学生誓言,他心底浮现的是“终于”两个字,终于能有资格来做这样一件神圣的事情了。“现在武汉那里重症病人很多,所以现在正需要各个科室的通力配合,治病救人就是我们医生的初心。”

面对接下来的困难,毛建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医20多年里,他擅长冠心病外科治疗、大血管疾病、动脉瘤、心脏肿瘤以及各类心脏微创手术。面对生命的逝去,他也曾感到过无望和沮丧;面对着当年仅仅三岁,开刀却一声不吭的孩子,在20年后为结婚来复查的时候,他又发自心底感到幸福和快乐……“心外科是一个很复杂的专业,我是个固执的人,患者有什么问题我一定要尽全力去解决,我是在无助、无望中千锤百炼,也在幸福、快乐中感受生命的宽度。”

毛建强与妻子合影

要出发了,毛建强跟孩子们告别,儿子天真地说:“爸爸要去武汉抓坏病毒了。”女儿问了他什么时候回来,默默地在日历上做了倒计时。“想到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我妻子身上,有些不忍,她的压力挺大的,我父母年纪大了,她父母又身体不好,但是就是这样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我,因为她是最了解我的人。”他平静地说。

“我想去平常地上一天班,我想平常地过一个周末,然后重新体味一下过去的每一天、每一天,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么重要的这么珍惜的平凡的生活,是那么的重要那么的可贵。”这是在武汉的钟鸣医生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

我们的普通日子,因为他们,被守护。而他们原本可以和我们一样,简单地生活,却选择了出征。

致敬每一个庄严宣誓在这一刻保卫我们的人!还有无数报名出征的人,你们一样值得敬意!(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宣传部 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