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一场战斗,结下一世情愫 ——看疫情下的医患关系


记录者: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 交大二附院马肖容

时间:2020年3月30日

地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驰援武汉,我做了人生中最正确最自豪的决定;逆行而上,不枉白袍铠甲荣耀作战。

元宵节晚上,空荡荡的天河国际机场挂着一盏明灯那么苍白,静悄悄的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窗外大路没有一个行人,空气中飘着阴冷无助的气息,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一级防护,气都不敢大出,害怕紧张焦虑的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医生沉稳冷静”,“英雄英勇无畏”,凡人就是平常心。

作为国家医疗队,130名队员整建制24小时完全接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隔离病区50张床位。病人都是确诊、重症、危重症、高龄、合并症多、并发症重,生命就像是倒挂在悬崖边上,稍一松手就滑向死亡深渊。病房里病人个个吸着氧,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高流量氧疗、心电监护、深静脉置管等高操作难度、高暴露风险的治疗比比皆是。第一天查房,眼看着刚才还能说话的病人突然没了,连抢救的时机都没有给我;刚刚还抓着我的手那个苦苦求生的眼神突然就永远闭上了,时间停摆到那句“求你了我想活!”......

一天内四个病人走了,死亡恐怖笼罩着整个病房。武汉病人太可怜了,护目镜被忍不住涌出的眼泪糊住了。那一刻,担心自己被感染的紧张慌张情绪突然全部消失了,瞬间增添了上战场那般无限勇气、强大刚毅、满腔激情。我要与死神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决战,而且只许赢不能输!

全家患病、一家隔离、父母病亡、夫妻分离、阴阳相隔。有的家人就故在隔壁病房,有的孩子走在父母前面,有的全家只剩孩子,有的全家说没就没!病人恐惧、失眠、焦虑、紧张、心理障碍几乎100%,我们除了想尽办法治疗呼吸衰竭、高热感染、咳嗽咯血、心律失常、昏迷休克,更多的是在病人面前鼓励、打气、疏导、安慰,一遍遍解释病情、分析化验、练呼吸操、做漫画板。渐渐地,痊愈出院越来越多,持续10天没有病亡我们欢欣鼓舞,成就感满满,疲惫委屈都值了。查房时病人总要说“我的核酸阳性,你离我远一些”,“家人见我都远远的,你却敢握着我的手”,“我有传染性,你不用天天进来”。离开病室他们总会伸出大拇指、那一句“谢谢医生救我命”总是心酸又宽慰。出院时执意要与我合影、留下家里电话和地址、坚持请到家里做客、要到西安看望恩人、把口罩后的模样记一辈子......

2月28日高龄重型新冠肺炎,突发二次细胞因子风暴,高热气短呼吸困难,生命滑入死亡边缘。不服输、不放弃、不松劲、不放手,咬住关口,再与死神较量;药品、设备、托珠单抗+大剂量丙球+血液净化,精准施治+细致护理;顾不上三层手套手感迟钝、护目镜水汽迷蒙,忘记了缺氧气短暴露风险,一切胸有成竹,行云流水; 施治一针见血、置管一针见血、静疗一针见血;当老人转危为安,我们的汗水已浸透后背,医患的欢呼却荡漾病房!国内首创三联疗法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取得成功,已进入国家第七版诊疗方案并作为重要更新进行推荐!三月桃花笑,樱花盼春归。老人痊愈出院的背影阳光下分外精神,家属感激的心意捧起来字字暖心。这凝聚着医疗队的智慧和情怀,凝聚着武汉的坚强和温暖,更凝聚着两地人民难舍的情份和记忆。

42天了,医疗队累计收治91位新冠肺炎患者,绝大多数重症、复杂、高危、死亡风险极大。现已有70位患者已经痊愈回家,多好啊!看着空空的病室、清净的走廊,送走的是瘟疫,留下的是精神!

感叹这场全球灾难,唯有党,举全国之力、凝中华精神,才是敬畏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救世主!

感念我是中国人,在隔离病区里医患共情高声唱响的“我和我的祖国”,那么深情、那么自豪、那么激动、那么奋进!

等武汉醒了,我会再来,看一看痊愈的病人,望一望并肩作战的同济,赏一赏如云如雪的樱花,登辉煌黄鹤楼,走雄伟长江桥,吃浓香热干面!

武汉,战斗的地方!武汉,无悔的选择!武汉,我会想念你!(马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