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他是奋勇冲锋的抗疫“战将”——记全国卫生系统抗疫先进个人、社员张祥明事迹


一场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降临,举国上下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的人民战争。全国医务人员“披甲”上阵英勇参战,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

近期,武汉市第三医院医务部主任、九三学社武汉市武昌区工委副主委、武昌区政协委员张祥明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和表彰。他与广大抗疫英雄一样,是一名当之无愧、奋勇冲锋的抗疫“战将”。

临危受命 领军挂帅

1月24日,武汉疫情蔓延,已经“封城”,正处在发热的疑似病患者们焦虑不安,所有医院“一床难求”。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到市防疫指挥部通知,将医院光谷院区作为武汉市第二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战斗命令下达,时间就是生命。张祥明临危受命、冲锋陷阵,带领大家,经过三天紧锣密鼓的病区改造,于1月27日就开始了收治患者。紧接着,2月14日,首义院区也作为定点医院。两个院区同时承担起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任,开放床位数共计1200张,及时缓解了武汉市抗疫医疗救治资源紧缺的局面。

张祥明常常来回奔忙于相距30多公里的光谷和首义两个院区。当时,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在如此紧急的战时,突然接到参入新冠肺炎感染、风险高危的患者救治工作命令,全院400多名医生如何组织团队?制定分诊标准、上岗排班及轮休计划、患者就诊流程、上百名患者的收治和转出衔接工作、组织专家对危重症患者会诊……等等,都急需他负责一一落实。医院上下所有人都心疼地说:“不论白天晚上,随叫随到处理,他几乎没有休息。”他也回忆说:“在光谷院区开放的头一个礼拜,大量患者从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过来,我们要负责患者的收治,那个时候每天就只能睡2到3个小时。”

战前培训 指挥若定

治疗新冠肺炎需要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专业的医生。“当时专业医务人员严重不足。” 张祥明说,“我们全院这两个科的医生加起来不到30人,两个院区收治的患者有900多人,其中重症患者200多人,危重患者60余人。” 面对这种情况,“只有临时培训眼科、口腔科及外科医生在第一线服务。” 因此,战前培训尤其重要。“我们先是对科主任培训,然后以班组为单位对各个科室进行培训,包括医疗、院感、公卫等相关理论和操作。” 他凭着在海外留学的博士、医学知识较为全面扎实的功底,及时组织开展战前培训共6次之多。

面对人手不足,他一方面积极调动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内科医生参与患者救治;同时又把首义院区一部分内科医生调来支援光谷院区,“让一部分特别累的医生得到休息”;还将呼吸内科的医生组成会诊专家组,定期组织召开协调沟通会,组织开展专家远程会诊、普通专科会诊;并10余次参与援鄂医疗队和院内专家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探讨患者病情,完善救治方案,通过定期对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提高了救治效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挽救了生命。

经过张祥明亲临阵地指挥,组织多次协调,团队通力合作,两院区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批量住院10余次。截至3月5日,光谷院区、首义院区累计收治患者1600余人次,其中危重症患者近600人,治愈出院1100人,部分患者转至其他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统筹物资 保障战需

战斗一打响,战需物资保障是每一位前线战斗的医护人员和所有治疗患者保护生命的必须具备条件。张祥明坚定地说:“作为医务部主任,我的职责就是合理地应用资源、安排资源,为了确保整个医疗救治工作顺利运行和疫情的防控,这次也是对我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医疗管理能力方面经受了一次实战考验。”

疫情暴发之初,医院的防护用品严重不足。张祥明沉思良久后作出决定:“为了节约防护用品,适当延长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原本是4个小时一班,我们延长到6个小时一班。”同时,他还积极想办法寻求外援,迅速成立了专门对外联系捐赠的“物资小组”,将来自国内外捐助的医用物资协调、收取、统计。前后收到相关慈善机构为医院捐赠1000多套标准的医用防护服、RT—PCR检测试剂1000套,在疫情防控最困难的时期,保障了前线的供应。当看到前线对于传染病的检测能力不够,他又第一时间协调武钢、区疾控中心、华大基因检测等单位,妥善解决了核酸检测难题。当时,危重症患者有近200人需要吸氧,但是医院氧气不够,于是他又积极参与到氧气补给、氧站建设等协调工作中,及时缓解了用氧问题,使一批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随着山东、上海等援鄂医疗队的进驻,他就有了更多精力去关心感染了新冠肺炎的医务人员,从妥善安排住院、会诊、抢救到转院、后期康复、工作和生活等具体事务,他都身体力行、负责落实。全院近70人次发生感染,都得到了及时救治,无1例病亡。

牢记职责 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武昌区政协委员,张祥明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实事求是及时反映抗疫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武汉市现有血液透析患者4719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而且也是新冠肺炎的高危易感人群,于是他与三医院支社副主委罗丹于1月26日联名向市委、市政府紧急提交了《关于建立疑似患者定点透析医院的建议》。因为以前武汉市第三医院是血透患者的定点透析医院,但是由于疫情发生,又没有指定的对疑似病人同时进行专门透析的地方,使许多疑似病例滞留在综合医院血透室,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感染,极度不利于疫情的控制。为此,他呼吁充分利用发热定点医院的血透室,接受发热疑似的透析患者,同步考虑医护人员防护和通道隔离,可以达到两者兼顾的效果,尽快治愈同时患有慢性肾脏疾病和新冠肺炎病的患者。建议上报后的第三天,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就专门下发了文件。张祥明深有感触地说到:“这是我作为九三学社武汉市第三医院支社主委和一名政协委员应该履行的职责,也为提出一个建言献策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现在,这场战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随着疫情形势的有效防控,武汉市终于取得了难得的“清零”成果。但是,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民战争还没有结束。目前,武汉市第三医院已经被撤销新冠肺炎救治的定点医院,正在逐步腾退,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当得知自己被光荣地推荐评选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时,张祥明说:“这些都得益于我们整个团队,这次抗疫体现了我们医务人员真正是很高尚的,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我做的都是很琐碎、很细致、很平淡的小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张祥明不愧为是一名奋勇冲锋的“战将”。正是有无数像他那样恪尽职守,为抗疫战斗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件件“小事”的抗疫一线人员的默默奉献,才汇集成为人民战争决胜的信心。我们相信,凶恶的病毒终将会被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所战胜!(九三学社武汉市委 吴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