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行了简洁却振奋的动员仪式、向志愿者前辈们取经、熟悉了每日工作流程之后,志愿者工作在我脑海中仍还是有些模糊。直到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这一轮廓才变得清晰真实。防护服、口罩、面罩、手套、鞋套等全副装备上身,是第一次感受到不透气却又安心的感觉。一想到医护人员要穿着比我们更严实的防护服工作一整天,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而我们所感受到这一点不透气不舒适也算不得什么了。志愿者工作也从穿上防护服的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我们主要负责的是汽车站进站、出站的测温工作,所使用的是的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及额温枪,在多次测温仍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我们会将旅客送至临时隔离点交由驻点医务人员用水银温度计复测。虽是简单机械的工作,但测温仍是有意义的。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位进出站的旅客都接受测温,体温偏高的旅客及时隔离,体温正常的旅客有序放行。出站口人流量大,旅客成批下客,经常有因为车上温度高或是戴着帽子等出现体温偏高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引导旅客有秩序地在休息区稍微“冷却”一下重新测温,需要维持好秩序,保持通道畅通;进站口旅客进入较为分散,但询问车次及问路的旅客较多,在测温的同时也要帮忙做好指引工作。每天重复地说着“您好,测下体温”,“请戴好口罩”,“请准备好身份证以备查验”,其实也并不枯燥。旅客们耐心配合,一句简单的“谢谢,你们辛苦了”也足够让人感动。
遇到过一位印象特别深的旅客。这位从上海来要坐大巴去往兴化的大哥,从火车站提着重重的行李跑到汽车站,红外测温仪显示他体温过高。他心神不宁,坐立难安,没通过测温趁着入口人多跑着进站与同行人汇合。我们赶紧追进去把他拦下,他心中着急,告诉我们他全家在上海打工,这次是因为家中孩子生病才要回家,他在上海的工地每天测温,一直都没有问题的。我们安抚他让他平静下来,带他去临时隔离区让医生用更精确的水银温度计测温。几次测温下来,体温是正常的,大家也就都放心了。他也表示,回到兴化后,会按照村里的要求居家隔离,每天测温,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每次值班结束,我也会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测温时有没有尽职尽责;隔着面罩对话需要很大声,对待旅客有没有保持良好的态度;旅客们问路有没有因为不熟悉地形敷衍了事……每一次值班都希望自己竭尽全力,但这么多天的工作中也有让我感到愧疚和不足的时候。一位来自高邮的旅客向我们寻求帮助,他很难用普通话和我们进行交流,提供的信息是手机没有网络以及他无法乘坐公交。我没能理解他的问题所在,最终他考虑打车去往目的地。事后我才意识到,用手机热点帮他连上网络申请“锡康码”,或许能解决他的问题。之后向车站站长询问是否能找到他登记的轨迹信息联系到他时,也因没有联系电话无法和他再确认了。这件事成为了我的遗憾,也提醒着我作为志愿者,不仅要做好测温工作,守好汽车站的大门,也要尽心尽力帮助每位旅客,为他们提供便利。
此次参加志愿者的12天,共计值班48小时,从一开始人流量不大,傍晚等待车站营业结束感觉时间难熬,到人流量逐渐增加,额温枪一刻不离手排队测温,我们也见证了城市间交通慢慢恢复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努力付出着,个人的力量或许很渺小,但我们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九三学社无锡市委 汤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