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科研战疫中争分夺秒的“九三人”——记武汉生物所支社科研一线抗疫事迹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异常凶猛,如何破解新冠肺炎病毒?科技研发非常关键。时间就是生命!党中央及时发出号召"科学抗疫、精准施策”,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九三学社武汉市武昌区工委武汉生物所支社社员勇担使命,迅速启动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科研攻关项目,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特免血浆的采集、制备和系列检测工作。同时,也迅速启动其他防疫制品的研发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英勇战斗,但是急需“武器弹药",中国生物集团研发的特免血浆就是锋利的宝剑。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中生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100余名员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默默奋战在抗疫科技一线,其中武汉生物所支社社员们争分夺秒、积极奋战事迹感人,投身战“疫”,下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

王月:有困难,也要上,解决问题一样上!

社员王月主要负责新冠肺炎感染康复者特免血浆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带领核酸检测小组按时准确完成检定任务。为了尽快完成恢复者血浆检测工作,在检测开始时,实验场所和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为给新冠肺炎患者争取时间,她等不及防护物资到位,想办法用连体洁净服替代隔离服,戴上普通外科口罩和护目镜就开始工作。护目镜戴了一会儿就起雾,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雾水,核酸检测工作需要长时间持续工作,不能喝水、不能吃饭、更不能脱防护服,强忍着胃疼,经常干到晚上才出实验室,第二天继续战斗。当获知由她亲手检验合格的血浆治愈了一个又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她说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疫情期间她在繁忙工作中不忘发挥专业优势建言献策,在支社主委吕文利和前支社主委徐葛林研究员的指导和鼓励下,先后提交《采用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筛查并诊断新冠病毒患者的建议》等3篇社情民意信息。

周志军:女儿没感染新冠,我就可以心无旁骛的工作了!

社员周志军作为科研开发部的一员,二月初她的女儿作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被居家隔离,她把对女儿的牵挂和担忧深深地放在心底,主动承担湖北省各地中心血站康复期血浆的入库登记留样送检工作。由于各地血站送样时间难以确定,从上午10点持续到深夜11点。血浆收样既耗时又繁琐,不仅不能出半点差池,同时还需要为后续的血浆灭活工作准备和质量控制室交接,需要长时间的细心和耐心。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精细工作,导致她的眼皮、太阳穴和耳根过敏、红肿瘙痒。她冒着感染气溶胶的风险将各个地区血站的血清样本进行整理,一部分送往本所实验室用做病毒中和实验,一部分全血样管开盖后离心分装冻存,留作回顾性研究。与此同时,她还提出要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院合作制备诊断试剂标准血清盘及制备新冠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宝贵建议。

喻刚:为完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积极准备

社员喻刚作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的负责人,在疫情期间坚守本职岗位,同时积极投身新冠疫苗车间项目的设计工作,从设备选型到用户需求撰写,事无巨细,认真审核,确保高质量完成车间的设计工作,为新冠疫苗的研发及后续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袁瑾:坚守岗位,保质保量完成实验任务

社员袁瑾疫情期间,坚守本职岗位,保质保量完成实验任务。为保证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质量,积极参与疫苗样品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出色地完成了检测工作。

徐葛林:积极建言献策,为抗“疫”出谋划策

支社原主委徐葛林研究员,老将出马,建言献策。她发挥多年在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宝贵建树,对疫情提出了关键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在提交的9篇社情民意中,《关于仿照SARS期间小汤山医院模式,紧急组建新冠肺炎专科医院的建议》1月23日早上7点提交,当天晚上中建三局开始征集北京小汤山医院设计图。她针对疫情初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滞后的难题,提出《关于加快医院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速度的建议》,指出在医院采集的样本中加入盐酸胍,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适于医院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此建议已被武汉市防疫指挥部采纳,为防控疫情起到关键性积极作用。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武汉生物所支社的“九三人”与战友们一起努力,从无到有,迅速完成了千余袋抗病毒灭活血浆的小试、量产,经检定合格后立刻投入临床使用,使众多的重症患者受益。目前,不仅用于武汉的重症病例救治,还被运送到意大利支援国际抗疫行动。抗疫没有结束,科研更需继续!要想根本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问题,取得抗疫最终胜利还得靠疫苗研制开发成功。相信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抗疫一定能够胜利。我们对彻底战胜新冠病毒充满信心!(九三学社武汉市委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