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不断扩散蔓延,给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挑战。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止北京时间3月22日20时20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31万例。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构筑从“舱门”到 “家门”的安全屏障,社省委思想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张平提出如下建议:
尽快统一入境管控标准,严防疫情倒灌
近期,随着世界各国疫情不断升级,我国境外人员特别是留学生大量返回国内,形成了日趋严重的严峻疫情倒灌态势,刚刚经历了疫情“封闭禁足管理”的国内各大城市,再次陷于老百姓惊恐、政府疲于应对之中。而且,由于各地入境管控标准、隔离政策不统一、不够公开透明等原因,导致各地政府部门之间询问函件满天飞、咨询电话不停歇,徒增工作量且效果不佳。为此建议:
一、全国统一疫情防控重点国家的划定,并动态发布增加情况
世界哪些国家应定为重点疫区国,各省、市掌握的资讯不全面,发布的信息大相径庭。如3月12日,澳门重点防控国家增至8国:韩国、意大利、伊朗、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挪威;3月16日,上海市重点防控国家增至16国:英国、瑞士、瑞典、比利时、挪威、荷兰、丹麦、奥地利、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进入上海一律实行隔离;而北京,从3月17日起,不再区分重点和非重点旅客,对所有入境旅客采取同样防疫检测措施。可见,在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划分不统一,导致各国入境人员在不同城市入境的疫情边控不统一,疫情防控或会存在漏洞。据中国新闻网、贵州都市报报道,“3月16日,贵阳市发现一名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由英国经成都入境,在成都PCR检测后乘坐高铁回贵阳,到达贵阳后成都海关通知贵阳其检测结果为阳性,给转乘中的同行者造成感染风险,而在此之前,成都市尚未将英国列入重点疫区国。
建议国务院统一授权国家卫健委或外交部,在全国范围内权威发布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名单,并根据这些国家的疫情变化统一发布增减名单,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有入境关口边境城市以此严控各个入境城市的疫情防控标准;或不再划分重点或非重点疫情国,对所有入境人员都采取同样检测手段,严防疫情倒灌。
二、统一各入境城市、入境人员目的地的隔离政策
目前各入境城市、入境人员目的地的隔离政策尚不统一。对同一疫区国的入境人员,落地隔离政策各自为政,有些入境城市集中隔离,有些放行居家隔离。如上海市,从泰国入境的人员在机场如无异常无需进行检测,只须居家隔离14天;而广东省对泰国入境人员则重点管控,在机场要进行PCR检测并由专车送回。从入境城市再到其目的地,即各地市州、区市县,各个目的地的隔离政策也不尽统一,有些地市州、有些区市县须再隔离14天,有些则不然;同一城市不同区市县,也存在有的集中隔离,有的居家隔离的情况,造成社会对隔离政策理解上的混乱,招致入境人员的抱怨甚至引发舆情。
建议国家统一各个入境城市、入境人员目的地的隔离政策,权威发布,向社会公开,既让各地政府部门统一操作标准,又让入境人员正确评估,让市民感受到政策的公开公平,真正实现疫情防控。
三、对PCR检测阴性的联乘人员出具全国统一的检测手续证明
建议对在入境城市PCR检测为阴性的联程人员,出具全国统一的检测手续证明,供其联乘和抵达目的地时使用。
即使目的地或中转站要求重复检测,也可作为重复检测的参考。
四、制定不同类型人群的隔离政策
目前,个别部门为科学家、运动员、在华工作外国人的隔离,致函地方政府,提出个性化要求,使地方政府部门很为难。
建议国家对于中国人、外国人、华人、科学家、企业家、运动员等特殊群体,制定不同的、切合实际的隔离政策。但医学检测和隔离上,应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统一标准执行。
五、统一隔离酒店标准和价格并严格监督
因入境人员是自费隔离,建议国家卫健委会同市场监督、财政、文旅等部门,统一隔离酒店硬件标准和价格。
在各地遴选出一批符合医学隔离标准的酒店用于入境人员隔离,做到事前细心遴选,事中严格管控,事后消毒到位。
在定价方面,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同经济水平,可分层级制定隔离酒店日价格,并统一向社会公布。
同时要实施严格的市场监管,杜绝“发国难财”等扰乱社会的行为。
六、统一境外输入性病例医疗费用政策
国家医保局早在1月23日就公布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相关政策,但目前入境的外国人、华侨和部分中国人,并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各地政策也不统一、不明确。
建议统一各地境外输入性病例的医疗支付政策。对于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入境人群按照政策报销检查和资料费用,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保险报销效率,简化报销流程。对于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入境人群,也不应“搞特殊”,要严格执行自费检测和治疗政策,并做好政策解释。
七、引导商业保险做好新冠肺炎产品开发
新冠肺炎爆发初期,国内保险公司纷纷开发了针对新冠肺炎的小额保险或赠险,如中国人寿的“国寿康E无忧”、中国平安的“重疾无忧”等。目前,对于境外人员尤其是外国人和华侨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商业保险几乎没有启动,更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建议政府引导商业保险,做好入境人员的新冠肺炎产品开发。针对中国人、外国人、华人等不同入境人员族群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价位、不同保障范围、不同理赔比例的产品,挖掘商业保险市场价值,引导境外人员参加保险,刺激我国保险消费,补充医疗费用,有效防御疫情、稳定社会。(黄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