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只言片语有深情


“我们现在最需要做到两个全力,一个是全力完成新冠肺炎的救治任务、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另一个是全力做好院感防控、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感染。”——九三学社烟台市委主委、烟台市奇山医院院长邹志强这样说。严谨低调、勇于任事,是邹志强主委的一贯风格。

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启动医院应急机制并任总指挥,提出全力完成救治任务、全力保障医务人员不感染“两个全力”目标。疫情发生以来,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坚持深入一线指挥调度临床救治、专家会诊、重症抢救等工作,不顾个人安危深入隔离病房,详细了解每位病人病情,面对面沟通,开展心理疏导,创新精准院感管理模式,全力抓实抓细院感防控。截至3月1日,烟台市奇山医院共收治确诊病例69例(含威海28例),累计治愈出院50例,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诊疗过程中首创的住院患者后台管理、出院标准改进、出院隔离观察及康复管理模式得到业内广泛认同。当记者有采访请求时,邹志强主委说:“我们医院收治情况我在新闻发布会上都说了,你们想具体采访就去采访我们的一线人员吧,他们最辛苦!我只有一句话:实现两个全力目标,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不能停下来,我要对患者负责。”——我们看到过医护人员彻夜工作,看到过他们争分夺秒抢救病人,但大家有没有看没看到过一个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在当搬运工、在消毒擦拭病房、在安装设备?烟台市九三学社社员、烟台毓璜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姜廷枢在初到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休息日,就在做这些事情。从正月初一晚上出发,姜廷枢经历的几乎是连轴转的工作强度。但在5天后的休息日,姜廷枢依然一大早便赶往了医院,开始了非常规的工作。病区护士长急需转运医用物资,由于医院东西区中间通道已经封闭,搬运过程极为曲折,每转运一次,都需要重新绕住院楼一圈,姜廷枢默默无闻的搬了一上午;新院区有些环节没有打通,他联系医院的药房、信息科、中医科,终于实现了通道打通,患者也实现了中西医治疗;污染区、清洁区都画上明显标识;整个病房医用器材统一整理摆放……身为一名医生,姜廷枢深知时间就是生命的意义,无论是诊疗还是搬运,不停的工作,就是在跟死神抢夺宝贵的生命,所以,他说“我不能停下来,我要对患者负责”。于是,一晚只休息3个小时,他不停歇;一次次的延后下班,他不放弃,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心里只有患者的安危。

“现在有时间了,正好可以多做一些网络门诊的工作,从下周开始,科里网络门诊的工作我包了!” ——烟台市九三学社社员、滨医烟台附院的李笑莹一直工作在防控一线,2月4日,她在呼吸内科门诊接诊了一名患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意识到患者可能是超出观察期发病的病例。她果断请示上级专家,立即联系将病人收治于隔离病房,2月6日下午,该病例确诊。她的及时处置极大避免了病毒扩散,但自己却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被医院安排居家隔离了。没有恐惧与气馁,李笑莹依然开朗的这么说。

“把孩子送姥姥家吧,我真的没有时间,这样也安全点。”——九三学社烟台市委社员孙振璐是烟台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副科长,她所在的实验室承担了烟台市全市新冠肺炎病人和疑似患者的核酸检测和确诊工作,因此,她和同事也成了“距离病毒最近”的人。从1月27日至今,孙振璐全天坚守,工作经常持续到凌晨4、5点。但疾控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让她退缩,工作中,为了做到样本随到随测,她把年纪还小的孩子送回了娘家,为烟台市有效实施抗疫阻击战发挥了关键作用。到现在,孙振璐已经1个多月没有见到孩子了……

“捐都捐了,就别计较成本了。“——疫情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的本性。有趁机抬高物价的,有生产伪劣产品的,但更多的人,站了出来,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九三学社烟台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烟台市百吉林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中英立即组织复工,利用现有生产线加班生产消毒剂,捐赠给莱山、高新区政府。为了方便防疫人员使用,避免交叉污染,该批次消毒剂采用了瓶装喷雾包装形式,虽然显著增加了成本,但吴中英表示“捐都捐了,就别计较成本了。”只要能够保证一线防疫人员安全,他们不计成本,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九三学社烟台市委 仲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