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抗疫总指挥”张伟在疫情抗击前线的十个昼夜


2020年的春节,和以往来,不太相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从武汉,悄然向全国蔓延。

元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四,中国传统的小年,江西的“两会”还在开,张伟作为列席代表还在会上认真研读文件,展望新的一年。与此同时,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逐步增多,省卫健委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判疫情、部署工作。短短几个小时,在南昌市内,张伟往返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两个院区、省政府、省卫健委,同时扮演着人大代表、院长、专家、医生多个不同的角色……

“疫情比我们想象的更快,但是在张伟的带领下,这场阻击战的准备,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迎战速度似乎更快”

在省里召开会议的一个小时后,张伟就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号会议室,向院领导班子、职能处室部门负责人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并就如何应对工作进行现场部署。不到2个小时,班子会上部署的工作便向全院公布,并形成工作联动机制。

“我们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协调机制,特别是几个院区的管理,需要一个指挥部”张伟如是说,“我担任组长,分管后勤、医学装备、药学、医疗和护理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一声令下,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院感防控组,物质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和宣传报道组相继建立。在指挥部领导下的各小组按照应急流程,重新梳理患者诊疗、防控、转运工作流程,全力保障物资供给,第一时间为“前线”传递“战术”、补给“粮草”。张伟说:“把呼吸、ICU、传染、感控、影像、检验等相关科室的精干力量抽调出来,组建救治指导专家组,每个人的名字和联系电话都写上。”这样一支精干队伍的组建,让救治方案更加科学。每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一个团队”的奋斗。

“疫情比我们想象的更艰辛,但是在张伟的指导下,这场阻击战的抗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军心士气似乎更足”

这场战役,最重要的战略就是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防止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而我们的医务人员不得不面对感染的患者,所以,“医务人员零感染”必须成为“死命令”。自疫情以来,张伟就带领制订了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实现了医务人员培训“全覆盖”,包括保安、保洁、导诊都强化了培训。此外,张伟也严格按照4小时一换班,让医务人员有足够的体力回到岗位。

从小年开始到现在,10天时间,张伟巡遍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几个院区。早上6点出发去象湖院区,9点赶回东湖院区,11点巡查高新院区,中午回来吃个盒饭,下午再查一遍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晚上再到象湖院区看看医务人员的衣服厚不厚、空调暖不暖、饭菜好不好……这个年,张伟在无数个“赶场子”中度过,也实打实解决了一线人员的无数个实际问题。“你们要注意保证有充足的营养,要有愉悦的心情,要有足够的睡眠,这样才能够保护好自己,再保护好人民。”这是张伟反复给一线人员的嘱托,也是她反复要求机关后勤人员为一线人员提供的服务。

“象湖院区条件差,室内供暖没有办法保障,你们赶紧给他们买羽绒服,这样他们也不用把带有病菌的衣服带回家,更不会因为担心带病菌回家而被冷到”“问问其他医院,在室内消毒灭菌方面,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设备设施”“我是呼吸科医生,我可以到隔离病房,你们几个不是医生的机关人员就不要到隔离病房”这都是她对身边人最诚恳的呵护,她要带着她的同事保家卫国,而她,要保护好她的同事。

“疫情比我们想象的更难,但是在张伟的指导下,这场阻击战的实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战斗实力似乎更强”

作为全省危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接收了南昌、九江、抚州、新余等地市外院转诊重症患者。而重症患者的收治,对一个院长而言,那是多么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对医护人员更高的技术实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则需要面对可能死亡带来的舆论压力,每一步都需要精准。但是,张伟没有退却,因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才有最强的专家团队、最好的医疗设备、相对齐全的救治药物。

“把从外院转来的患者以及确诊患者,全部转入象湖院区治疗”张伟下令,分区分类管理,重症及确诊患者在象湖院区,发热待查及疑似患者在东湖院区。此外,为了应对疫情,她将原来的东湖院区急诊外科全部调整为发热病房,并且由“一人一床”调整为“一人一间”,有效防范院内交叉感染;其他确实是急症的急诊患者,由各个专科开设“绿色通道”无条件接收。随着疫情被全面报道出来,越来越多的发热患者都涌向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此,她取消了呼吸、消化、心内等常见病科室的过年休息,并将靠近急诊的几个门诊全部开放,让备班的医生进去接诊,以此疏解患者;同时,增加专用CT,缩短患者的院内等候时间,让普通的发热患者开药后尽早离开医院,降低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1月27日上午,转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新冠肺炎病危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和帮助下,成功治愈出院,首战告捷。

(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宣传部)